-
什么是双相障碍?有哪些典型特点?
具体如下:第一,定义:双相障碍又称双相情感障碍,指临床上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首次发作常在20岁之前,终生患病率为1.5%~6.4%。第二,情绪极端波动:患者情绪在躁狂与抑郁两种极端状态间交替波动,躁狂时兴奋、话多、自我感觉良好、精... 2025-06-10 23:00 阅读量 271 点赞 0 -
为什么精神分裂症没有办法根治?
主要如下:第一,病因复杂:精神分裂症与遗传、神经生物学、心理社会等多因素相关。遗传上,其遗传度高达70%-90%,但具体机制不明;神经生物学上,患者大脑存在神经元连接异常、神经递质失衡等病理改变;心理社会因素如童年创伤、长期应激等也参与其中,多种因素交织,难以... 2025-06-10 22:59 阅读量 145 点赞 0 -
为什么青春期孩子会出现自伤的行为?
具体如下:第一,情绪调节机制未成熟。青春期大脑前额叶(负责理性决策)发育滞后于边缘系统(掌管情绪),导致情绪如“过山车”般剧烈波动,但孩子缺乏合理宣泄方式,自伤成为短暂缓解焦虑、愤怒或绝望的“止痛剂”,如同“情绪过载时的安全阀失控”。第二,心理创伤与现实困境叠... 2025-06-09 23:25 阅读量 189 点赞 0 -
抑郁症反复发作?
这5个日常习惯正在偷偷启动你的痛苦循环。主要如下:第一,昼夜节律紊乱,生物钟“脱轨”。长期熬夜追剧、玩游戏,白天赖床不起,打乱睡眠-觉醒周期,让大脑神经递质分泌失调,诱发抑郁情绪。如同手机没按时充电、程序混乱,易出现“卡顿死机”,情绪也陷入反复低谷。第二,过度... 2025-06-09 23:24 阅读量 108 点赞 0 -
焦虑症患者应该怎么活?
具体如下:第一,与症状“和解”而非对抗焦虑发作时,身体出现的颤抖、心悸、窒息感是大脑的“错误警报”,并非真实危险。患者需建立“症状≠生命威胁”的底层认知,用“此刻不适是大脑的神经递质波动”替代“我要完蛋了”的灾难化想象,通过默念“焦虑在,我在”减少自我内耗。第... 2025-06-09 23:22 阅读量 79 点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