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青春期孩子会出现自伤的行为?

戴俊平医生 发布于2025-06-09 23:25 阅读量190

本文由戴俊平原创

具体如下:

第一,情绪调节机制未成熟。青春期大脑前额叶(负责理性决策)发育滞后于边缘系统(掌管情绪),导致情绪如“过山车”般剧烈波动,但孩子缺乏合理宣泄方式,自伤成为短暂缓解焦虑、愤怒或绝望的“止痛剂”,如同“情绪过载时的安全阀失控”。

第二,心理创伤与现实困境叠加。家庭冲突(如父母长期争吵、忽视)、校园霸凌、学业压力等持续刺激下,孩子感到“无力改变现状”,通过自伤释放被压抑的痛苦,试图用身体疼痛掩盖心理绝望,如同“用皮肉伤转移心灵灼烧感”。

第三,病理性模仿与群体影响。若身边存在自伤者或接触相关网络内容,孩子可能因好奇或“寻求认同”而模仿,将自伤视为“证明痛苦存在”的特殊符号,形成错误应对模式,如同“用伤痕作为入场券加入痛苦联盟”。

第四,自我认同危机与价值感崩塌。青春期是自我探索关键期,若长期遭受否定、缺乏归属感,孩子易陷入“我毫无价值”的自我攻击,自伤成为惩罚“无用自我”的极端手段,如同“用身体惩罚‘罪恶的灵魂’”。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