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心理避雷①:考前“有毒陪伴”自查清单
——这些行为正在加重孩子的焦虑!❌心理学视角的5大「高危操作」1【过度监控】表现:每小时送水果“查岗”、偷看手机搜索记录 心理机制:控制欲激活孩子的「心理阻抗」,引发“被动攻击”(如故意拖延) ✅改善建议:用“书房门开闭状态”... 2025-04-23 18:19 阅读量 139 点赞 0 -
为什么“关心”越多,孩子越烦?
——可能涉及家长『好心办坏事』行为误区1:反复强调成绩"这次模考排名多少?"、"比上次高几分?" 心理副作用: •激活孩子的「自我威胁感知」,触发战逃反应(表现为顶撞或沉默) •强化「成绩=爱」的错误联结,加剧考试羞... 2025-04-20 17:43 阅读量 142 点赞 0 -
中高考家长的“情绪窒息”从何而来?
一位妈妈攥着纸巾说:"孩子模考退步了,我整夜失眠,却要装作若无其事...太累了。" 心理解析: 这种"表面平静,内心崩溃"的状态,其实是「双重束缚」的典型表现: 1矛盾指令:想给孩子减压,但自己的焦虑已通过微表情、小动... 2025-04-19 11:43 阅读量 137 点赞 0 -
为什么越说“考不好”越可能成真呢?
“妈妈,我这次肯定完蛋了!”当孩子反复预言自己失败,可能已陷入「预言性焦虑」的泥潭。心理学研究发现,当人持续用消极语言暗示自己时,大脑会激活“威胁预警系统”,引发两种恶性循环: 1认知固化:反复强调“考不好”会强化大脑对失败的记忆路径,形成... 2025-04-17 17:16 阅读量 113 点赞 0 -
为什么中高后,学生核对答案会彻夜难眠呢?
每年中高考后,总有一群孩子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他们对完答案后,脑中反复计算分数、预判结果,甚至因一道错题陷入深深自责。表面看,失眠是源于对成绩的担忧,但心理学视角下,这背后往往藏着更深层的情绪困境。1.「完美期待」的枷锁:当分数=自我价值许多孩子的焦... 2025-04-16 15:37 阅读量 123 点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