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不下伤害的背后:未完成的情感哀悼
那些反复陷入伤害性关系的女性,表面看是“遇人不淑”,实则可能是尚未完成对过往创伤的哀悼,这种执念往往源于三大心理卡点: 1.未完成情结:把现任当作修复过去的工具有位朋友,在5段感情中都选择酗酒的伴侣,追溯发现她的父亲常年醉酒。她潜意识里希望通... 2025-04-07 16:29 阅读量 316 点赞 0 -
如何疗愈内心的遗憾与痛苦呢?
你是否常常在深夜辗转反侧,脑海中不断回放那些让你遗憾、痛苦、甚至愤怒的往事?也许是某次被误解的对话,也许是某个未被满足的期待,又或是被忽视的感受……这些记忆像一根刺,时不时扎你一下,让你陷入无尽的内耗。 为什么我们会被往事困住?1.未完成的情... 2025-04-06 19:35 阅读量 221 点赞 0 -
为什么说出自己的需求这么难?
为什么说出自己的需求这么难? 我们常常害怕表达需求,担心被拒绝、被评判,甚至害怕显得"自私"。但从心理学来看,这种困难可能源于这几点: 1、早期经验的影响如果小时候表达需求时被忽视、否定,甚至被惩罚(比如"别这么矫情""你要懂事"),我们就... 2025-04-04 19:36 阅读量 156 点赞 0 -
总被人说"老好人"?试试这三招重建表达模
斯坦福大学研究发现:模糊的边界感会激活大脑的杏仁核(焦虑中枢)尝试用"行为+感受"公式:×"你总打断我说话"✓"当讨论被打断时(行为),我会觉得被忽视(感受)"❷【强化自我认同】每天进行"存在性肯定"练习:→面对镜子说:"我的想法值得被听见"→随身携带"成就清... 2025-04-03 17:00 阅读量 72 点赞 0 -
为什么孩子总是“三分钟热度”呢?
当孩子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却难以坚持时,许多家长会误判为“懒惰”或“没毅力”。心理学研究发现,这种表现背后往往隐藏着复杂的动机系统失衡——孩子不是不想坚持,而是缺乏持续投入的心理能量。 能量耗竭:心理“蓄电池”的危机美国心理学家霍金斯的能量层级论指出,孩... 2025-04-01 19:56 阅读量 103 点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