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电刺激,解决“痛”难题

肖礼祖医生 发布于2021-11-13 23:18 阅读量2728

本文由肖礼祖原创

      疼痛,是继呼吸、脉搏、体温和血压之后的“人类第5大生命指征”,对待疼痛,我们常常将它看作一种症状,习惯于“忍忍就过去了”。但大多数人还不知道,疼痛本身就是一种疾病,“慢性疼痛”更是作为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质量的疾病,引起全世界的高度重视,消除疼痛是每位患者的基本权利。 每年10月第三个周一为“世界镇痛日”,呼吁广大人民群众深入了解疼痛疾病,正确认识疼痛治疗,面对疼痛不再忍耐。

       神经调控科技助力,解决“痛”难题

     据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肖礼祖教授介绍,疼痛治疗一般遵循四阶梯治疗原则。前三个阶梯为强度递增的药物治疗,能够暂时缓解疼痛,随着药效下降疼痛感再次袭来,疼痛治疗进入第四阶梯——介入治疗和神经调控治疗,其中脊髓电刺激疗法作为神经调控领域先进的外科治疗手段应用广泛。

      弱“电”一来,顽痛走开

    脊髓电刺激疗法(SCS),俗称“镇痛起搏器”,是微创可逆的神经调控外科治疗手段。通过在脊髓硬膜外腔植入电极,采用电刺激方式,将产生的电流传至脊髓,从而中断疼痛信号发送至大脑,以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SCS主要用于治疗慢性疼痛,适应症可分为两大类:神经病理性疼痛和缺血性疾病引起的疼痛。

适应症主要有:

1. 糖尿病足/下肢缺血/雷诺氏病/糖尿病神经痛;

2. 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术后慢性腰背痛;

3. 外周神经损伤性疼痛;

4.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5. 复杂区域疼痛综合症;

6. 残肢痛,幻肢痛;

7. 顽固性心绞痛等!

    在糖尿病足、下肢缺血性疼痛、脊髓损伤或外周疱疹性神经性痛等顽固性疼痛领域应用较广泛,目前全世界已有超过32万慢性疼痛患者获益于该疗法。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肖礼祖教授分别翻译并主编了脊髓电刺激疗法(SCS)专著各一部,是国内唯一介绍此疗法的专业书籍!疼痛患者在术前评估后可以进行测试治疗,如果疗效好可以长期植入,并根据患者的情况设置相关刺激参数,通过调整参数,使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