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当您正为皮肤上的银屑病皮损好转而稍感宽慰时,是否注意到指甲上悄悄出现的小坑?或者手指、脚趾莫名肿胀,像根“腊肠”?甚至腰背僵硬、脚后跟疼痛?请注意,这很可能不是简单的疲劳,而是银屑病关节炎(PsA)在发出警告!研究显示,大约每10位银屑病患者中,就有3-4位会出现关节症状,而它的危害,远超很多人的想象。
核心事实敲响警钟:
1.高发:约30%-40%的银屑病患者会发展出关节症状。
2.致残:延误治疗(尤其是超过6个月),关节畸形风险显著增加,病程超过10年,超过一半患者可能出现关节功能永久损伤。
3.共病多:
超过一半的银屑病关节炎患者至少合并一种其他健康问题,如心脏病、糖尿病、脂肪肝、抑郁焦虑等,心血管疾病甚至是首要死因。
4.隐匿性:约15.5%的银屑病关节炎患者未被及时诊断!
(数据来源:《中国关节病型银屑病诊疗共识(2020)》等权威文献)
一、别忽视!这些症状是关节在“求救”
银屑病关节炎不仅仅是“关节疼”那么简单,它可能表现为:
1.指甲变化:点状小凹陷(像顶针表面)、甲板浑浊、剥离或增厚。
重要提示:指甲有病变的银屑病患者,发生关节炎的风险显著增高!
2.关节肿胀疼痛:手指或脚趾整体肿胀如“腊肠”,手肘、膝盖等关节疼痛、肿胀、活动不利索,甚至变形。
3.腰背僵痛:腰痛、背痛、脖子痛,尤其是早晨起床时感觉僵硬(晨僵),活动后可能稍缓解,但休息后反而更明显。
4.附着点炎:肌肉与骨头连接的地方发炎疼痛,比如脚后跟痛、足底痛。
5.肢体僵硬:身体活动感觉不灵活。
简单自测(PEST问卷核心点):如果您是银屑病患者,并且存在上述3个或更多症状,强烈建议您及时就医评估!
二、哪些银屑病患者关节风险更高?
如果您属于以下人群,需要格外关注关节健康:
1.头皮、指甲部位有银屑病皮损。
2.有银屑病关节炎家族史(直系亲属患病)。
3.银屑病症状本身比较严重。
4.体重超标(肥胖)。
关键节点要抓住:刚确诊银屑病时、首次出现关节不适时、皮损突然加重时,都是需要警惕和就医评估的重要时机!
三、晚治的代价:致残风险飙升
许多患者可能认为,只要皮肤好了,问题就不大。或者关节有点不舒服,忍忍就过去了。这是极其危险的想法!
1.破坏不可逆:关节的炎症和破坏一旦发生,往往是不可逆转的。炎症会不断侵蚀关节和骨骼。
2.致残率高:研究明确显示,延误诊断和治疗时间越长,出现关节变形、残疾的风险就越高。早期干预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这些严重后果。
3.皮损≠关节:皮肤症状的改善并不代表关节炎症也同步控制了。关节可能在“悄无声息”地恶化。
四、守住关节健康,关键在行动!
面对银屑病关节炎的威胁,我们并非束手无策。建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防线至关重要:
提高警惕,及时就医:
1.熟悉上述危险信号,学会自测。
2.一旦出现可疑的关节症状(尤其是指甲变化、腊肠指、晨僵超过30分钟、脚后跟痛等),务必及时就医!
3.高风险人群(如头皮指甲受累、肥胖、有家族史、皮损严重者),即使没有明显关节症状,也应定期(如每年或遵医嘱)筛查,与医生沟通监测计划。
科学运动,助力关节:
在关节疼痛缓解期,科学合理的运动有助于改善关节活动度、缓解僵硬。
推荐(请在医生或物理治疗师指导下进行):
1.手指伸展:用橡皮筋绕住所有手指,轻柔张开再放松。每次10下,每天2组。
2.护膝深蹲(靠椅):手扶稳固椅背,缓慢下蹲(膝盖不超过脚尖),再站起。量力而行,疼痛即止。每次10下,每天1-2组。
3.肩背激活:双臂向两侧伸直抬起,或缓慢画圈。改善肩背和脊柱活动。每次10下,每天2组。
切记:运动前热身5-10分钟(如原地踏步)。急性发作期(关节红肿热痛明显时)应休息,避免加重损伤!
日常防护,细节做起:
1.关节保护:避免关节长时间负重或受力。提重物时注意姿势,可使用辅助工具。选择宽松、舒适、软底、支撑好的鞋子,避免硬底鞋。
2.休息与活动:急性发作期需充分休息,可将疼痛肢体垫高。恢复期在医生指导下逐步恢复活动。
3.皮肤与关节护理:温水(避免过热)清洁皮肤并做好保湿。对僵硬关节,可用温热毛巾(约40℃,避免烫伤)敷一敷改善循环。
4.健康生活:戒烟限酒,均衡饮食(无需盲目忌口,除非明确过敏),控制体重,保持心情舒畅。
五、给您的关键医嘱
1.银屑病是全身性疾病!
它影响的不仅是皮肤,关节、指甲甚至内脏健康都可能受累。
2.关节损伤往往“静悄悄”!
不要等到关节变形才重视。指甲凹陷、腊肠指、持续性腰背痛/脚后跟痛、晨僵是重要预警信号!
3.遵医嘱,坚持规范治疗是根本!
任何关于治疗方案(包括维持治疗)的调整,都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4.早一天行动,少一分致残风险!
别让忽视成为关节健康的“杀手”。
专家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