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癌症治疗领域中,靶向治疗作为一个冉冉升起的新星,因治疗效果显著、副作用小等优点而备受大家的关注。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它有一个致命的缺点--耐药。
耐药又称抗药性,一旦发生耐药,药物的作用就会明显下降,这对癌症晚期患者来说,绝对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很多正在接受靶向治疗的患者最担心的问题就是耐药,所以,今天田主任就来跟大家讲讲靶向药物耐药的问题。
为什么会耐药?
耐药分为原发性耐药和继发性耐药,先来说说原发性耐药。
我们体内的癌细胞不仅“狡猾”,还很“抗压”,在靶向药物的攻击下,虽然大部分都被消灭了,但还有一小部分癌细胞躲藏得很好,且逐渐适应靶向药物的攻击。这种在适应环境后成功存活下来的,就是原发性耐药,主要靠的是癌细胞本身的适应能力。
而继发性耐药,指的就是一部分癌细胞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发生基因突变,变得对靶向药物不敏感,就好比一个小怪兽在战斗中突然变成了大怪兽,之前小怪兽的弱点对大怪兽来说都不是事。在临床上,有的EGFR敏感突变的患者在服用吉非替尼一段时间后出现耐药,基因检测发现是EGFR T790M基因发生突变,这就是继发性耐药。
靶向药物耐药后该怎么办?
这应该是接受靶向治疗患者最关心的问题,问得最多的是“是不是靶向药发生耐药后就只能换药?” 事实上,每个人发生耐药的程度都不一样,对于不同的耐药程度,处理方法也不同。
根据耐药的程度可分为:
1、缓慢耐药
这类患者在服用靶向药的时候,CT检查显示病灶没有增大,但肿瘤标志物升高,这个时候不必急于停药,可以先做个基因检测,看看是不是基因发生了突变。如果发生了突变,可以考虑换药,如果没有突变,则可以继续用原来的药物。
2、部分耐药
在靶向治疗过程中,病情控制的很好,病灶明显缩小,症状也有所缓解,但是复查CT却出现了新的病灶,这时候就要考虑是不是部分耐药了。部分肿瘤有效,部分耐药,建议还是继续服用原来的药物,因为这个药物还是有效的,同时对新发病灶进行针对性治疗。
3、全面耐药
这种情况是最严重的,不仅原发病灶增大,肿瘤标志物升高,症状加重,还出现新的转移灶。这个时候就要改治疗方案,重新穿刺取组织做病理及基因检测,明确耐药基因。
靶向药物发生耐药是很常见的,患者要保持客观冷静的心态,积极和医生沟通治疗方案。而且现在医学界关于靶向药耐药的研究有很多,各种研究成果都在陆续出炉,我们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靶向药耐药的问题会被攻破。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