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射频消融治疗?是不是所有肝癌患者都能做射频消融治疗?

田耕医生 发布于2020-11-20 18:14 阅读量6928

本文由田耕原创

大家都听过微创治疗吧,像什么心脏搭桥手术、心脏支架手术、还有最常见的腹腔镜阑尾手术,都是微创治疗手术,那肿瘤有没有微创治疗呢?

有的,【射频消融治疗】是近十多年快速发展起来的肝癌微创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疗效确切。这个时候可能就有人疑问了,【射频消融治疗】是个什么治疗方法呢?别急,往下看。


       

     

 


什么是【射频消融治疗】?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有学者开始进行高热对癌细胞杀伤作用的系统研究,大量实验结果证明,通过加热技术使肿瘤组织温度升高至41~45℃即可选择性地杀灭肿瘤细胞。以此为原理,肝癌射频消融术在20世纪90年代横空出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肝癌治疗方法。

 

【射频消融治疗】的原理是射频发生器产生的射频电流,通过电极针使周围组织中的离子能够产生高速振动和摩擦,“摩擦生热”,继而转化为热能并向外传导,从而使局部肿瘤组织热凝固坏死。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技术让肿瘤组织温度升高,从而杀死肿瘤细胞。

当然了,这温度也会对正常周围组织造成破坏,但和手术比,【射频消融治疗】还是很安全的,而且治疗后恢复很快。


       

     

 


       

     

 


是不是所有的肝癌患者都能用【射频消融治疗】?


不是的,只有小肝癌患者能做,如果病灶超过5cm,首先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因为【射频消融治疗】的范围要超过肿瘤边缘0.5-1cm,才能把肿瘤完全杀死,而一射频电极针的消融的范围是直径3-5cm,如果是3cm以下的肝癌,可以一次电极插入后,就能完全覆盖肿瘤,但如果是3-5cm肝癌,一次完全消融肿瘤的几率明显降低,残瘤率和复发率都明显的升高。所以,只有 单发肿瘤病灶小于5cm 或 肿瘤数目<3,病灶<3cm的小肝癌患者适用【射频消融治疗】。手术未能切除、术后残余或复发性肝癌也可适用。


       

     


       

     

 

 


【射频消融治疗】是怎么做的?


大致有三种:

一是体外经超声等引导下穿剌病灶,插入电极针进行治疗,此法最常用;


       

     

二是在腹腔镜下行肝癌射频消融,位于肝表面的肿瘤适合用此法;

三是开腹射频消融手术,这种情况常见于手术时发现肿瘤不能切除,或肝硬化严重不能作切除而做术中射频消融治疗。

 


       

     


       

     

 


【射频消融治疗】的优缺点


最大的优点是对病人肝功能、全身机体影响小,特别是对于严重肝硬化病人,能尽量保存有功能的肝组织。

当然,最大的缺点上文也提到了,就是消灭肿瘤的大小,一旦超过5cm,效果就不甚理想。不过现在临床对于大于5cm的肝癌,可以先做介入治疗,把病灶缩小再做【射频消融治疗】,效果也是不错的。


       

     

 

看到这里,不知你对肝癌的【射频消融治疗】有没有进一步的了解?如果你看得懵懵懂懂,可以看多两次,毕竟专业词汇太多了,也可收藏~~

 

今天的科普知识就分享到这,想要了解更多的医学知识,请关注肿瘤克星田耕主任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图。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