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群适合宫腔灌注

赵洪娟医生 发布于2025-09-12 15:29 阅读量180

本文由赵洪娟原创

一、绒促性腺激素(HCG)

1.作用:HCG是一种由胚胎的滋养细胞分泌的糖蛋白激素,是维持正常妊娠的重要激素。可调节胚胎植入的宫腔环境,促进胚胎和内膜之间的“交流”,有助于胚胎植入。

2.适应人群:待胚胎移植者。

3.宫腔灌注时间及剂量:每次500-1000U,移植前3天至移植前5分钟均可灌注,灌注一次。

二、地塞米松

1.作用:(1)子宫内膜上存在地塞米松受体,宫腔灌注地塞米松,可改善子宫内膜炎症;联合抗生素灌注,更能提高有效性。(2)降低子宫内膜NK细胞。(3)调节子宫内膜TH1/TH2细胞因子平衡,促进调节性T细胞分化,形成免疫耐受环境。

2.适应人群:子宫内膜炎、备孕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反复胚胎种植失败患者。

3.宫腔灌注时间及剂量:每次5mg,月经干净3天至排卵后3天(或移植前2天)均可灌注,灌注3-6次,间隔1-2天。

三、抗生素

1.作用:(1)宫腔灌注抗菌药,可直接进入子宫内膜病灶,避免了全身途径给药的肝脏首过效应,发挥较强抗菌作用。(2)改善子宫内膜血液循环,达到抗菌消炎、改善宫腔内环境等效果。

2.适应人群:子宫内膜炎,宫腔积液。

3.宫腔灌注时间及剂量:常用抗生素环丙沙星,克林霉素,替硝唑,左氧氟沙星,硫酸庆大霉素等,根据选择药物决定不同剂量。月经干净3天至排卵后3天(或移植前2天)均可灌注,灌注3-6次,灌注间隔1-2天或可每日一次

四、粒细胞刺激因子

1.作用:(1)刺激子宫内膜血管网中白细胞的生成及成熟,促进滋养细胞的侵入。(2)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激活干细胞分化,促进子宫内膜血管重塑和血流灌注,改善内膜血供,从而促进子宫内膜增殖与修复,尤其适用于反复宫腔操作后的内膜损伤。(3)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腺细胞和基质细胞,促进其增生,增加内膜厚度。(4)抑制NK细胞活性,调节子宫内膜TH1/TH2细胞因子平衡,促进调节性T细胞分化,形成免疫耐受环境,增强胚胎与内膜间的黏附蛋白表达,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促进胚胎着床。(5)清除局部炎症因子(如IL-6、TNF-α),有助于减轻慢性炎症。

2.适应人群:薄型子宫内膜、宫腔粘连松解术后、子宫内膜炎、宫腔积液、备孕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反复胚胎种植失败患者。

3.宫腔灌注时间及剂量:每次300-500ug,月经干净3天至排卵后3天(或移植前2天)均可灌注,灌注3-6次,每次灌注间隔2-3天。宫腔粘连松解术后患者可于术后第3天开始宫腔灌注,隔日一次,连续3次。

五、生长激素

1.作用:(1)生长激素是由腺垂体分泌的一种多肽激素,可通过激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信号通路,直接促进子宫内膜腺细胞和基质细胞的增殖,增加内膜厚度。(2)通过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促进内膜血管生成,降低血流阻力指数(PI/RI),增加内膜血供,为胚胎着床提供营养支持。(3)抑制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降低Th1/Th2细胞因子失衡,促进子宫内膜容受性标志物(如整合素β3、LIF)的表达,优化胚胎黏附环境,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

2.适应人群:薄型子宫内膜、宫腔粘连松解术后、备孕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反复胚胎种植失败患者。

3.宫腔灌注时间及剂量:每次4-8IU,月经干净3天至排卵后3天(或移植前2天)均可灌注,灌注3-5次,每次灌注间隔2-3天

六、富集血小板血浆(PRP)

1.作用:(1)新鲜全血梯度离心后获得的自体血液制品,其血小板浓度为普通血浆的4-5倍,富含多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增加内膜厚度(EMT),改善内膜血供。(2)调节免疫微环境,PRP中的白细胞和单核细胞清除局部病原体,降低炎症因子(如IL-6、TNF-α),同时上调抗炎因子(IL-10),缓解慢性子宫内膜炎导致的免疫失衡。(3)优化黏附分子表达,增强胚胎与内膜的黏附能力,提高着床率。

2.适应人群:薄型子宫内膜、宫腔粘连松解术后、子宫内膜炎、备孕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反复胚胎种植失败患者。



图片发自160App

3.灌注时间及剂量:每次灌注1-4ml,月经干净3天至排卵后3天(或移植前天)均可灌注,灌注3-6次,灌注间隔2-3天。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