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停经44天,少量阴道流血1天伴下腹发紧于2024年6月就诊。
孕5产0,既往不良孕史5次
第一次妊娠:2016年孕11周见胎心胎停,行清宫手术,胚胎染色体未查
第二次妊娠:2017-2月孕5周胎停,未见胎心,行清宫手术,胚胎染色体未查
第三次妊娠:2017年10月,孕早期生化妊娠
第四次妊娠:2020-3月孕7周胎停,未见胎心,胚胎染色体正常,曾用肝素、地屈孕酮保胎
第五次妊娠:2022-8月孕7周胎停,未见胎心,胚胎染色体异常,用肝素、阿司匹林、地屈孕酮保胎
患者既往免疫、凝血指标异常结果:
补体C3: 0.75↓ MK:13.78↑ TSH:5.69↑ 叶酸基因:T/T
就诊后给予补充相关检查,发现凝血方面异常结果如下:二聚体0.67↑ TGE:R:4.75↓ Fib:73.6↑ PS:46.5↓
B超:宫腔内可见20*12*18mm孕囊,可见卵黄囊,孕6周
根据患者既往病史及相关检查结果
初步诊断:1、早期妊娠先兆流产
2、复发性流产
3、自身免疫紊乱
4、易拴症
5、亚临床甲减
此患者目前少量阴道流血伴下腹发紧,是高凝又伴有出血怎么保胎?
1、补充孕激素:地屈孕酮口服。
2、下腹发紧是子宫收缩:服用屈他维林抑制宫缩,使子宫处于静息状态。
3、NK细胞升高:环孢素+免疫球蛋白静脉点滴改善母胎界面。
4、高凝又出血:抗凝药物选择不容易导致出血的黄达肝素+依诺肝素。
5、TSH异常,优甲乐经以上治疗10天后血止。
复查凝血指标发现二聚体0.66↑,子宫动脉血流阻力高,给予肝素加量。
关注胎儿发育情况、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凝血指标和宫颈机能。孕16周根据凝血指标调整肝素:黄达肝素+依诺肝素。孕23周发现胎儿发育偏小6天,子宫动脉血流阻力高,及时调整抗凝药物: 2周后复查B超胎儿发育正常。
孕31周开始行胎心监护及远程胎监,定期复查B超,关注胎儿发育及脐带血流、羊水、子宫动脉血流,经过这样一路保驾护航,目前孕39周顺利分娩,母婴健康。
1、存在血栓形成倾向: MTHFR)基因C677TT(纯合子)存在突变,蛋白S缺乏导致凝血功能异常,从而引发高凝状态。在血栓形成过程中由于血管收缩和血小板聚集、蜕膜血管内皮受损导致绒毛膜下间隙出现闭塞静脉,血液积聚,最终导致血管破裂出血。
2、NK细胞升高: 妊娠期黏附分子家族的整合素表达下降,使外周血中自然杀伤细胞转化为蜕膜化的子宫杀伤细胞受阻,细胞间黏附作用下降,杀伤细胞的募集减少,进而影响绒毛向子宫壁植入导致出血。
本例患者孕6周,同时患者复发性流产诊断明确,有反复早期妊娠丢失史,体内的MTHFR)基因C677TT(纯合子)存在突变,蛋白S下降是导致母体高凝状态的一个重要因素,血栓弹力图及凝血功能检查也提示机体处于高凝状态,这也可能是引起出血的病因之一。 结合OAPS的发病机制,综合评估考虑患者血栓风险较高,抗血栓治疗很关键。但合并有阴道流血,是抗血栓药物使用的相对禁忌,这时抗血栓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 对于此类患者,需充分评估药物治疗的获益和风险后制定治疗方案,而不是一味地停用抗栓药物;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有无出血症状,定期复查凝血指标,及时调整用药,是保胎成功的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