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着最长的夜,敷着最贵的面膜” 可以吗?

冯飞医生 发布于2023-03-09 11:47 阅读量2603

本文由冯飞原创

一年一度世界睡眠日马上就要来临了,今年世界睡眠日的主题“良好睡眠  健康之源”,将睡眠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密切关系,阐述的淋漓尽致。


电灯发明之后,人类掌握光源的能力显著提升,同时对人类的睡眠健康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许许多多不夜城的出现,让人们的夜生活丰富多彩。随着社会生活的多元化和电子设备的普及,熬夜已成为一种日益普遍的社会现象。熬夜是一种人为导致睡眠减少的状态,属于睡眠剥夺行为。这样的生活方式对我们有影响吗?可以一边熬着最长的夜,一边敷着最贵的面膜,还保持着美丽的颜值吗?!


人睡眠时尤其是进入深睡眠时,大量的脑脊液迅速流过大脑,“冲走”Aβ(β-淀粉样蛋白,一种毒性物质),起到“排毒”作用。长期熬夜会影响大脑认知功能,如果超过 24 小时不睡觉可导致人认知能力下降 30%-70%。


熬夜所致认知损害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警觉性和注意力下降:连续超过16小时不睡觉,人会变得反应迟钝、警觉性下降、注意力下降,且其下降程度与睡眠剥夺持续时间呈正相关,受损在早晨表现最明显。


2、学习记忆下降:长期熬夜可导致语言表达、记忆以及复杂的口头算数等能力下降。连续超过12小时不睡觉,人的内隐记忆(无意识状态下获取的非陈述性记忆)开始减退;超过24小时不睡,外显记忆(可用意识检索的陈述性记忆)也开始减退。


3、视觉减退:熬夜会使人正常的视觉功能受损。超过24小时不睡,人的反应速度、搜索及视觉鉴别能力均明显下降。


4、情绪变差:熬夜的人对负性情绪更敏感,其负性情绪(如焦虑、抑郁、愤怒、困惑等)增加、正性情绪减少,信任感、同理心和幽默感降低,寻求奖励的行为增加。


5、执行功能:熬夜会导致执行功能障碍,如工作记忆能力受损、发散及创新思维能力下降、判断力下降、认知控制能力下降等。


虽然研究显示恢复正常睡眠可改善熬夜后的认知功能受损,但随着熬夜时间的延长,认知功能受损程度逐渐加重且恢复睡眠后认知功能恢复所需时间也相应增加,能否完全恢复至熬夜前的水平仍无定论。


由此可见,长期熬夜会导致认知功能出现过早衰退,可能会使人变傻,你还敢熬夜吗?


“熬着最长的夜  敷着最贵的面膜”——————这肯定是长期熬夜的人的认知水平!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