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石预防指南:吃、动、防,三招远离“石头君”

罗照医生 发布于2025-05-28 16:15 阅读量898

本文由罗照原创

大家好!这里是DR罗的泌尿健康科普站。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让人“痛彻心扉”的话题——泌尿系结石。无论是体检意外发现的小结石,还是已经体验过“肾绞痛”的老病友,这篇文章都会告诉你:如何通过饮食、生活习惯和其他细节,把结石风险降到最低!


一、饮食控制:吃对食物,结石“断粮”

结石的形成和“吃”息息相关,但并非所有食物都要一刀切。科学调整饮食结构,关键看这几点

1️⃣ 多喝水!多喝水!多喝水!

喝水是最简单有效的预防措施!每天喝够2.5-3升水(约5-6瓶矿泉水),保持尿液清亮淡黄。尤其注意:

2️⃣ 控盐、控糖、控蛋白质

高盐、高糖、高蛋白饮食是结石的“隐形推手”:

3️⃣ 草酸大户要警惕,钙摄入别盲目

草酸钙结石患者注意:菠菜、竹笋、巧克力、坚果等高草酸食物要焯水后再吃,减少草酸吸收。
补钙≠结石风险高:适量摄入牛奶、酸奶等富含钙的食物,反而能结合肠道草酸,降低结石概率。

4️⃣ 尿酸结石患者看这里

少吃高嘌呤食物:动物内脏、海鲜(如沙丁鱼、凤尾鱼)、浓汤等。推荐多吃低嘌呤的蛋(鸡蛋中的嘌呤含量较高,过量可能增加尿酸结石风险,但适量,比如每日1个对多数患者是安全的)、奶和新鲜蔬果。


二、生活习惯:动起来,别让结石“安家”

1️⃣ 拒绝久坐,动一动更健康

久坐族(比如办公室白领、司机)是结石高危人群!建议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下班后跳绳、快走或打球,帮助小结石自然排出。

2️⃣ 体重管理:胖一点,结石风险高一点

⚖️ 超重和肥胖会改变体内代谢环境,增加结石风险。建议每周运动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保持BMI在18.5-24之间。

3️⃣ 别憋尿!尿液滞留=结石温床

憋尿会让尿液中的矿物质浓度升高,给结石形成“搭舞台”。有尿意及时排,睡前一定别偷懒。


三、其他关键因素:细节决定成败

1️⃣ 结石成分分析: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排出结石后一定要做成分分析!比如:

2️⃣ 定期体检:早发现,早干预

每年做一次泌尿系超声或尿常规检查,尤其是有家族史或既往结石病史的人群。

3️⃣ 药物预防:医生指导下使用

对于反复发作的结石患者,可遵医嘱服用枸橼酸钾、别嘌醇等药物,调节尿液酸碱度或降低尿酸。


总结:预防结石,记住这3句话!

  1. 喝够水,少吃咸,草酸焯水再下咽。
  2. 多运动,控体重,久坐憋尿要避免。
  3. 查成分,勤体检,结石复发不再见!

小贴士:结石虽小,危害不小!如果出现腰痛、血尿、排尿中断等症状,别硬扛,及时就医才是正道!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泌尿健康知识
(可微信搜索“深圳前海泰康医院”公众号)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