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结石:藏在泌尿系统里的“小石头”,你了解多少

李国权医生 发布于2025-08-07 17:21 阅读量73

本文由李国权原创

喝水少、爱喝浓茶、胡吃海塞……这些日常习惯可能正在悄悄“酝酿”一颗危险的“小石头”。尿路结石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我国发病率高达5%-10%,且复发率超过50%。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它的真面目,教你科学预防与应对。

一、什么是尿路结石?为什么说它是“会移动的疼痛”?

尿路结石,顾名思义,是生长在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内的固体结晶团块,成分复杂,可能是草酸钙、磷酸钙、尿酸盐,甚至是胱氨酸等特殊物质。它的形成就像一杯浓盐水逐渐析出盐粒——当尿液中的某些物质(如钙、草酸、尿酸)浓度过高,超出溶解极限时,就会结晶沉积,逐渐聚集成“石头”。

结石的“破坏力”与其位置密切相关:

- 肾脏结石:早期可能无症状,或仅有腰部隐痛;若结石掉入输尿管(称为“输尿管结石”),则会引发剧烈绞痛(被称为“医学四大疼痛之一”),常伴恶心、呕吐、大汗淋漓。

- 输尿管结石:典型症状是突发一侧腰腹剧痛,疼痛可向同侧下腹、会阴部放射,部分患者会出现血尿(肉眼可见或显微镜下发现)。

- 膀胱/尿道结石:多表现为排尿中断(尿到一半突然卡住)、尿频尿急、排尿疼痛,甚至排尿困难。

二、结石是怎么“长”出来的?这些习惯是“帮凶”

尿路结石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代谢异常的“内因”,也有生活习惯的“外因”。

1. 代谢因素(根本原因)

- 高钙尿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长期过量补钙或维生素D,会导致尿钙排泄增加。

- 高草酸尿症:菠菜、浓茶、巧克力、坚果等食物富含草酸,过量摄入会与钙结合形成草酸钙结晶(最常见的结石类型,占70%-80%)。

- 高尿酸尿症:海鲜、动物内脏、啤酒等高嘌呤饮食,或痛风患者尿酸代谢异常,易形成尿酸结石(这类结石常呈黄色或棕红色,质地较软)。

- 尿液酸碱度失衡:酸性尿易长尿酸结石,碱性尿则促进磷酸钙/镁结石形成。

2. 生活习惯(重要诱因)

- 喝水太少:尿液浓缩时,溶质浓度升高,结晶更容易析出。研究显示,每日尿量<1000ml的人群,结石风险显著增加。

- 久坐不动:长期缺乏运动会导致骨骼脱钙(尤其是老年人),血钙水平升高,经尿液排出的钙增多;同时,久坐不利于小结石随尿液排出。

- 胡吃海塞:高盐饮食(钠离子会促进钙排泄)、过量摄入动物蛋白(增加尿酸和钙的排泄)、长期喝浓茶/咖啡(含草酸或咖啡因利尿导致尿液浓缩)。

- 特殊人群:高温作业者(如厨师、建筑工人)、长期卧床患者(骨骼钙流失多)、有结石家族史者风险更高。

三、得了结石怎么办?别硬扛,及时处理是关键

1. 出现这些症状,快就医!

如果突然出现剧烈腰腹痛(像刀割或拧毛巾一样的绞痛)、血尿、恶心呕吐,或排尿困难、中断,可能是结石“作祟”,需立即到医院泌尿外科就诊。医生会通过尿常规(看红细胞、白细胞)、超声(无创首选)、CT(精准判断大小位置)等检查明确诊断。

2. 治疗方式因“石”而异

- 小于6mm的结石:约70%可自行排出!多喝水(每天2-3L)、多运动(跳绳、爬楼梯),配合药物排石(如坦索罗辛扩张输尿管、枸橼酸钾碱化尿液),多数能成功。

- 6-10mm的结石:若位置合适(如肾下盏以外的输尿管结石),可尝试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通过冲击波将结石击碎成小块后排出),但需评估肾功能和结石成分。

- 大于10mm或复杂结石:可能需要微创手术——输尿管镜碎石术(通过尿道插入镜子直接碎石)、经皮肾镜取石术(从腰部打孔进入肾脏取石),甚至开放手术(极少用)。

3. 术后别大意:防复发是重点!

约50%的患者会在5年内复发,因此结石排出后一定要做成分分析(通过红外光谱检测),明确类型后针对性预防。例如:

- 草酸钙结石:少吃菠菜、浓茶、坚果,避免过量补钙;

- 尿酸结石:严格低嘌呤饮食(少吃海鲜、动物内脏、啤酒),多喝水碱化尿液(可口服枸橼酸氢钾钠);

- 磷酸钙结石:控制感染(常与尿路感染相关),避免高磷食物(如加工肉类)。

四、科学预防:从生活细节开始

1. 多喝水,是性价比最高的“防石法”

每天饮水量建议2-3L(约8-10杯),保持尿液清亮或微黄。避免用饮料代替水(尤其是含糖饮料和浓茶),心肾功能正常者可适当喝柠檬水(柠檬酸能抑制结石形成)。

2. 调整饮食,均衡是关键

- 限制高盐(每日盐摄入<5g)、高蛋白(动物蛋白适量)、高嘌呤食物;

- 草酸含量高的蔬菜(如菠菜、苋菜)可先焯水再烹饪,减少草酸含量;

- 适量补充钙(正常饮食即可,避免过量补钙片),乳制品是优选。

3. 动起来,避免久坐

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长期卧床或久坐不动。

4. 定期体检,早发现早干预

高危人群(如家族史、痛风患者、高温作业者)建议每年做一次泌尿系超声,监测尿液pH值和结晶情况。

尿路结石虽常见,但并不可怕。只要了解它的成因,改掉不良习惯,科学预防和治疗,就能让泌尿系统远离“石头危机”。记住:多喝水、管住嘴、多运动,就是最好的“防石法宝”!

(本文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医嘱)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