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在社交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小酌怡情是不少人的生活写照。然而,当酒精摄入过量,肝脏这个“人体化工厂”就会不堪重负,引发酒精性肝病。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酒精肝。
酒精如何伤害肝脏?
肝脏是人体代谢酒精的主要器官。当我们饮酒后,酒精(乙醇)会在肝脏中被乙醇脱氢酶转化为乙醛,乙醛再被乙醛脱氢酶进一步转化为乙酸,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但如果饮酒过量,肝脏的代谢能力有限,乙醛就会在体内大量堆积。乙醛是一种有毒物质,会直接损伤肝细胞,破坏肝细胞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干扰肝脏的代谢过程,导致脂肪在肝脏内堆积,引发肝细胞炎症、坏死,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酒精肝。
酒精肝有哪些阶段?
酒精肝的发展通常分为三个阶段:
1.酒精性脂肪肝:这是酒精肝的早期阶段。此时,肝脏细胞内出现脂肪沉积,但肝细胞损伤相对较轻,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肝功能异常或肝脏超声显示脂肪肝。
2.酒精性肝炎:随着饮酒量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肝细胞受损加重,引发炎症反应。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黄疸(皮肤和巩膜发黄)等症状,肝功能检查指标明显异常。
3.酒精性肝硬化:这是酒精肝的终末期阶段。长期的肝细胞损伤和炎症,会促使肝脏纤维组织大量增生,正常肝组织被纤维瘢痕组织替代,肝脏逐渐变硬、变形,功能严重受损。肝硬化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如腹水、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甚至危及生命。
哪些人容易患酒精肝?
酒精肝的发生与饮酒量和饮酒时间密切相关。一般来说,男性每天饮用纯酒精超过40克(相当于1斤黄酒或4两高度白酒),女性每天超过20克,且持续5年以上,就有很大风险患上酒精肝。此外,存在以下因素的人也更容易患病:
- 遗传因素:某些基因的差异会影响酒精代谢酶的活性,使部分人对酒精的耐受性更差,更易发生酒精肝。
- 性别差异:女性体内的乙醇脱氢酶活性较低,酒精代谢能力弱,同等饮酒量下,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生酒精肝。
- 基础疾病:本身患有病毒性肝炎(如乙肝、丙肝)、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的人,饮酒后发生酒精肝的风险更高。
如何预防和治疗酒精肝?
预防酒精肝的关键在于控制饮酒,最好做到滴酒不沾。若难以完全戒酒,应严格限制饮酒量,并避免空腹饮酒。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优质蛋白,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摄入)、适量运动、规律作息,有助于增强肝脏的代谢能力。
对于已经患上酒精肝的患者,首要任务是戒酒,这是治疗酒精肝的基石。轻度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在戒酒后,肝脏病变可逐渐减轻甚至恢复正常;酒精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在戒酒后,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也能延缓疾病进展,改善预后。
酒精肝看似离我们很远,实则潜藏在不健康的饮酒习惯中。了解酒精肝的危害,重视肝脏健康,从控制饮酒开始,别让酒精成为肝脏的“毒药”。
作者声明:本文内容基于科学研究与医学共识整理,旨在科普酒精肝相关知识。具体诊断和治疗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得个性化的医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