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遇上银屑病:如何选择安全的治疗方案?

张浩医生 发布于2025-07-26 20:05 阅读量173

本文由张浩原创

当皮肤的红斑鳞屑遇上体内潜伏的肿瘤细胞,银屑病患者的用药选择变成了一场精密的免疫平衡术。

最新临床数据显示,中国超过650万银屑病患者中,约6-10%可能同时患有各种类型的肿瘤。当两种疾病相遇,治疗选择变得复杂而微妙。治疗银屑病可能刺激肿瘤,放任皮损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不同类别的生物制剂和口服靶向药物对肿瘤的影响差异显著,有些药物可能像“肥料”促进肿瘤生长,而有些则相对“温和“。

肿瘤遇上银屑病:治疗选择的特殊挑战

银屑病不仅仅是皮肤病,而是一种全身性免疫异常。同样,肿瘤的发生发展也与免疫系统监视功能密切相关。当两种疾病共存,治疗银屑病的药物可能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影响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研究表明,用于中重度银屑病的生物制剂和小分子药物,其对肿瘤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处于活动期肿瘤(正在治疗或近五年内有复发转移)的患者与肿瘤稳定期(五年以上无复发)的患者,用药选择原则截然不同。

药物安全红绿灯:各类药物的肿瘤风险详解

1. TNF-α抑制剂:需高度警惕

这类药物包括阿达木单抗、英夫利昔单抗和依那西普等。它们在银屑病治疗中曾立下汗马功劳,但对合并肿瘤的患者却暗藏风险:


2. IL-17抑制剂:相对安全的绿灯选择

司库奇尤单抗、依奇珠单抗、赛立奇单抗、夫那奇珠单抗等药物属于此类。它们通过阻断促炎因子IL-17发挥作用:


3. IL-12/23与IL-23抑制剂:中等安全之选

包括乌司奴单抗、古塞奇尤单抗、依若奇单抗、替瑞奇珠单抗等药物:


4. 口服药物:便捷与安全的新希望

阿普米司特(PDE4抑制剂)

氘可来昔替尼(TYK2抑制剂)


五类药物肿瘤风险对比总结

下表综合了各类药物在合并肿瘤银屑病患者中的安全性特征:

药物类别代表药物肿瘤风险特殊注意事项适用肿瘤阶段
TNF-α抑制剂
阿达木单抗
高⚠️
增加淋巴瘤风险;促进肿瘤复发
通常避免使用
IL-17抑制剂
司库奇尤、依奇珠、赛立奇、夫那奇珠
低✅
结直肠癌患者需谨慎
稳定期肿瘤可用
IL-23抑制剂
古塞奇尤、替瑞奇珠
低✅
优于IL-12/23抑制剂
稳定期实体瘤首选
IL-12/23抑制剂
乌司奴、依若奇
低-中
缺乏长期肿瘤数据
稳定期肿瘤慎用
口服TYK2抑制剂
氘可来昔替尼
低✅
三年数据良好;口服便捷
活动期需评估;稳定期佳

个体化用药指南:不同肿瘤状态的选择策略


情况一:活动期肿瘤患者(正在治疗或近2年内发现)


情况二:稳定期肿瘤(治疗后5年以上无复发)


情况三:血液肿瘤vs实体瘤


用药安全清单:治疗前中后的必备措施

治疗前:全面筛查不可少

  1. 肿瘤筛查:近期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

  2. 感染排查:肝炎病毒、结核、HIV检测(尤其在使用TNF抑制剂前)

  3. 疫苗更新:完成所有必要灭活疫苗接种(如肺炎、流感疫苗)

  4. 多科会诊:皮肤科与肿瘤科医生共同制定方案


治疗中:严密监测是关键

治疗后:长期随访不能停

即使停用生物制剂后,仍需每年进行全面体检,包括: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