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发作:红肿热痛,你受的了吗?

王光辉医生 发布于2025-07-28 16:13 阅读量264

本文由中医王光辉原创

痛风患者、高尿酸人群、爱喝啤酒吃海鲜的朋友、两广的朋友,看过来!

深夜突发的关节剧痛,可能是痛风在敲门。这种由尿酸代谢紊乱引发的晶体性关节炎,正以 重男轻女” 的特点(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 倍,男同胞们要小心哦)侵扰着越来越多中青年人。
红肿热痛:不打招呼,来势汹汹
痛风急性发作时红肿热痛 大症状往往同时登场。患者常在凌晨被大脚趾的剧痛惊醒,关节处红如火焰、肿似馒头,触碰时痛如刀割,甚至盖被子的重量都难以承受。这是因为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腔,引发剧烈免疫反应,导致关节滑膜充血水肿。

初次发作多累及单侧第一跖趾关节(就是大脚趾)脚踝、膝盖等部位。若未及时控制,发作会越来越频繁,每次持续时间延长,还可能形成痛风石,破坏关节结构。

下面这个就是今天遇到的一个痛风急性发作的患者,发于膝关节,原因就是前一天喝了一碗羊汤。

止痛为先:不能让痛风给痛死

痛风急性发作的首要目标是快速止痛。非甾体抗炎药(如依托考昔、双氯芬酸)是首选,能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疼痛。若对此类药物不耐受,可选用秋水仙碱,但需注意腹泻等副作用。

急性期不建议立即降尿酸,以免尿酸波动加重炎症。待疼痛完全缓解后(通常 1-2 周),再根据尿酸水平评估是否需要长期降尿酸治疗,预防复发。

清热祛湿:中药是治疗痛风的主力军

中医认为痛风属痹症” 范畴,核心病机是湿热蕴结。急性期常用四妙丸(苍术、黄柏、牛膝、薏苡仁)清热利湿、通络止痛;缓解期可加用土茯苓、萆薢等加强排浊之力,减少尿酸沉积。

当然,中药调理需辨证施治:湿热重者加栀子、忍冬藤;寒湿者需配伍桂枝、附子,不可盲目照搬方剂。

放血:中医特色疗法解急症

对急性发作的红肿关节,中医刺放血可快速缓解症状。在红肿部位,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放出少量暗红色瘀血,也可加拔罐将血液吸出,能迅速减轻局部炎症压力,缓解疼痛。

多喝水、多喝水:不吃饭也要喝水

喝水主要是为了加速尿酸排泄,减少结晶沉积当然喝水主要是喝白开水,每日 2000毫升以上,多次少量喝水,主要目的也就是多排尿。大量饮水可显著增加尿量,使尿液中尿酸浓度降低,减少尿酸盐结晶的形成和沉积。

急性痛风发作时多喝水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通过稀释尿液、促进排泄、碱化环境等多维度作用,帮助缓解症状并预防并发症。

结语:

痛风是吃出来的病,控制高嘌呤饮食(动物内脏、海鲜、酒精)、每日饮水 2000ml 以上、规律运动,能有效降低发作风险。当 红肿热痛” 来袭时,及时止痛 辨证调理,才能让关节少受折磨。记住:痛风管理的关键,在于急性期快速控制,缓解期长期管理。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