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轮状病毒性肠炎:症状、传播与防治
在婴幼儿常见疾病中,轮状病毒性肠炎占有一席之地,每年都有不少宝宝深受其扰。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5岁以下儿童,每年约有1.3亿例轮状病毒性肠炎病例 ,了解相关知识,对守护孩子健康极为重要。
一、什么是轮状病毒性肠炎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肠道疾病,因病毒外形类似车轮得名。这种病毒主要侵袭小肠上皮细胞,损伤肠道黏膜,影响消化吸收功能,是导致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二、发病症状有哪些
起病急,通常先出现呕吐,宝宝吃奶或进食后不久就吐,随后1 - 2天开始腹泻,大便次数多,每日可达10次甚至更多,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无腥臭味。多数患儿还会伴有发热,体温在38℃ - 39℃左右,部分孩子可能因发热出现精神萎靡、哭闹不安等情况。由于频繁呕吐和腹泻,若不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很容易引发脱水,表现为口渴、尿量减少、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变差等。
三、传播途径
轮状病毒传播力强,主要通过粪 - 口途径传播。患儿粪便中含有大量病毒,若污染了玩具、餐具、衣物,其他孩子接触后再用手摸嘴,就可能被感染;也可通过呼吸道传播,在相对密闭、空气不流通的环境中,如幼儿园、托儿所,病毒可通过气溶胶形式传播,健康孩子吸入后就有患病风险。
四、治疗与预防措施
治疗上,目前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腹泻时可口服蒙脱石散,保护肠道黏膜、止泻;口服补液盐预防和纠正脱水,根据脱水程度遵医嘱补充。饮食方面,母乳喂养的宝宝可继续哺乳,适当缩短每次喂奶时间;人工喂养的宝宝,可暂时换成低乳糖或无乳糖奶粉。
预防轮状病毒性肠炎很关键。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是最有效的手段,建议在宝宝2月龄 - 3岁期间按程序接种。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教育孩子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家长处理孩子粪便后也要洗手;对孩子的玩具、餐具定期消毒;避免带孩子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场所,减少感染机会。 只要做好预防和护理,就能降低孩子患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几率,让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