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热的夏季,蚊子、跳蚤、蚂蚁、虱子、臭虫、螨虫等昆虫增多,稍不留神就会在皮肤上留下红红的一吻,有些人被叮过之后就好了,但是婴幼儿、少年儿童及过敏体质者皮肤上会出现红色风团样的丘疹,伴有明显的瘙痒。
01虫咬皮炎的原因是什么?
昆虫叮咬时注入皮肤的分泌物是导致该病的致敏原。
02虫咬皮炎有什么表现?
该病好发于腰、臀部、四肢及皮肤暴露部位。基本损害为红色风团样丘疹,皮损中央可有一小孔或水疱,严重者可出现大疱和较大面积的红肿。皮损消退后常留局部色素沉着,之后逐渐消退为正常皮肤颜色。皮疹常成批发生,数目不定,同一批皮疹一般7~10天自然消退,如反复搔抓刺激可持续更长时间。新旧皮疹可同时存在。同一家庭中可一人出现,也可数人同时发病。
虫咬皮炎的表现
出现虫咬皮炎怎么办?
1. 发现被虫叮咬后,可用肥皂水或自来水清洗被叮咬的部位。可通过局部冷敷缓解症状。
2. 被叮咬部位可涂抹炉甘石洗剂、糖皮质激素外用药膏等来缓解症状,红肿明显处可用硼酸溶液进行湿敷。
3. 注意尽量避免搔抓,保持局部清洁卫生,避免继发更严重的过敏反应、感染、瘢痕。
4. 若瘙痒严重,可口服抗组胺药物。
5. 症状严重者,及时就医。
如何预防虫咬皮炎?
1. 远离蚊虫较多的环境(如黄昏、傍晚时,荷塘水池边、花草丛中等)。
2. 夏季于户外游玩时尽量穿淡色系的、透气的长袖及长裤。
3. 暴露部位可使用驱蚊产品。
4. 不要接触放养的动物。
5. 注意家庭卫生,注意关门关窗避免昆虫进入室内,清除积水污水以消除昆虫滋生环境。勤换和勤晒衣物、被褥。可用专用的杀虫剂杀灭蚊子、臭虫、跳蚤、虱子、蚂蚁等有害的昆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