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它不仅会导致牙齿松动、脱落,还可能对全身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口腔健康包括“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然而,牙周病往往早期症状不明显,进展缓慢,容易被忽视。因此,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牙周病至关重要。
牙周病的症状及分期
初期症状:牙龈红肿、刷牙出血、口腔异味。随着病情发展,牙周炎可分为轻、中、重三度。
轻度牙周炎:牙龈红肿、刷牙出血、口臭,患者常因无疼痛感而忽视。
中度牙周炎:咀嚼无力、口臭加重,牙龈退缩、牙根暴露,出现牙缝牙床肿痛,时轻时重,易被误认为“上火”。
重度牙周炎:牙齿松动、移位、疼痛、溢脓,无法咀嚼食物,最终牙齿脱落。
牙周病的成因
牙周病的成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
致病菌:如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杆菌等。局部疾病:如咬合创伤。
全身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艾滋病等。遗传因素:如侵袭性牙周炎。
不良行为:如吸烟。社会心理因素:如精神压力大。
牙周病对全身健康的危害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易患牙周疾病,且病情往往更严重。牙周炎症是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的危险因素之一,进行彻底的牙周治疗有助于控制糖尿病病情。
心血管疾病牙周病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牙周致病菌可以通过血液循环播散到动脉粥样硬化部位,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孕妇健康孕妇如果患有牙周病,妊娠期间牙龈炎症可能加重,增加早产和低体重新生儿的风险。因此,备孕期及孕期进行牙周检查和治疗非常重要。
如何预防牙周病?
正确刷牙每天早晚刷牙,每次不少于2分钟。使用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或水平颤动拂刷法,避免用力过猛,以免损伤牙龈。
使用牙线每天使用牙线或牙间隙刷清洁牙缝,有效去除牙菌斑和食物残渣,预防牙周病的发生。
定期洗牙每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洗牙,由专业口腔医生清除牙齿表面的牙石和牙菌斑,预防牙周病。
健康饮食保持饮食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C、D和钙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奶制品等,有助于牙齿和牙龈的健康。减少高糖食品和碳酸饮料的摄入,晚上睡前清洁口腔后不再进食。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增加牙周病的风险,戒烟限酒有助于预防牙周病的发生。
定期检查每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牙周病,防止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