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强得了什么病【桂冰心理诊室】

桂冰医生 发布于2025-09-07 16:23 阅读量183

本文由桂冰医生原创

特别说明:桂冰心理诊室案例故事是根据临床常见问题整理而成,不代表真实个案,整理分享希望能帮到更多人。

       小强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因为头痛、恶心、全身乏力已经两个月没上学了,妈妈带他到多家大医院,找了很多专家看病,做头部CT、脑电等系统检查,均未发现异常,后由神经科转至心理门诊。

       当妈妈、姑姑和孩子一起走进心理门诊的时候,妈妈抢先详细介绍孩子的情况:“这孩子是早产,从小就身体不好,三天两头一生病,为了照顾他,我辞了工作。有一点不舒服就赶紧扎吊瓶,就怕严重了,基本上一、两个月就得扎一次。上学后,也许活动多了,抵抗力也强了,感冒少了,可是别的毛病就多了,手疼、眼疼、肚子疼、头疼,到很多医院看有的说缺锌,有的说没毛病,我们以为他是装的,可是看他疼的样子,我们还是害怕,就忍不住带他去检查。经常耽误课,现在小学六年级,是上初中的关键时刻,本来该好好努力一下,结果这病反倒重了,两个月不能上学了!”

       在妈妈充满担忧和困惑的讲述中,小强一直轻松的看着妈妈,好像她在讲一件很有趣的事,当妈妈转向小强,让他和医生说说看的时候,他好像才转过神来说:“就向她说的那样子,我病好了就上学。”

       姑姑忍不住说话了:“你看这孩子个长的这么高,也不瘦,到我家和他哥哥玩满小区跑也不累,能吃、能睡、能玩,啥毛病也没有。孩子回家就犯病,我就说和天天让他补课有关。”

       妈妈显然感到委屈,不高兴的说:“我只给他精选了必须要上的四门课,钢琴、绘画、奥数、英语,别的孩子还上作文、主持、乒乓球好几门课,都没累!”姑姑生气地说:“让你周六周日都上班你都受不了,何况一个孩子!?”坐在旁边一直感觉在听别人的故事,和自己无关的小强突然高八度的声音说道:“还不能看电视、玩游戏!”妈妈厉声到:“你这么大声对我没礼貌,是不是!”小强把头低下。

       姑姑看着妈妈叹口气说:“既然小强检查没有毛病,我们就让他和医生谈谈好不好?”我立即问小强:“你是希望她们留下,还是在外面等?”小强看看妈妈忧郁的样子,又看看姑姑坚定的表情轻轻地说:“随便吧!那就出去吧!”妈妈犹豫着跟姑姑出去了。

       我静静看了一下这位开始发育的少年,轻轻的说:“阿姨知道你的难受是真的,不是装的,你愿意把你的难受说说吗?不过在说之前,我要先向你介绍一下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

       当我清楚的介绍完保密原则后,小强的眼圈红了,他用力做了几个吞咽的动作,好像要把眼泪吞到肚子里。然后用力的说:“阿姨!妈妈从来没有跟我这样说过话!我学习慢的时候她就骂我,有一次还把我打倒在地板上踢我!真的!特别狠的踢我!”“你是怎么想的哪?”我轻轻的问。“她是我妈,天天照顾我,谁让我错了!就该打!我能怎么办哪!”“不过我病了她就不打了,也不用上学了!她就怕我生病打吊瓶!”在我们咨询的过程中,小强讲了好多他和妈妈相处的故事,总的来说就是,生活中妈妈对小强过度溺爱,学习上对小强像一个“恶神”。

       当小强的妈妈再次走进诊室的时候,叹着气说:“小强从小是个聪明的孩子,老师朋友都夸奖他!所以,我不想让孩子的聪明浪费掉,就严格的要求他,小强写作业、学琴等都特别快,学习也好,为了让他学的更好,我就给他报了好多补习班,另外加了许多作业,开始不愿意但是还坚持做,后来就越来越磨蹭,课减了很多,还是不爱学,本来身体不好就耽误很多课,现在干脆不能上学了!”

心理分析:

1、 小强身体的症状不是躯体的疾病,也不是假装的,而是心理问题的躯体表现。

2、 妈妈对小强生活的过度关爱,使他们母子对身体都格外关注,而小强学习上所有的压力,靠和妈妈讲理、吵架都不能解决,只有生病能够化解,所以生病变成了小强不自觉的一个心理防预方式。

怎样让小强从生病的状态中走出来,又怎样帮妈妈不做一个变脸人,读者朋友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本文封面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