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寒假的到来,很多家长开始发愁、焦虑,孩子宅在家玩手机不学习怎么办?在这里,罗湖医院集团特聘著名心理学专家桂冰把假期常见问题以及处理小方法分享给家长,希望家长能更好地陪伴孩子,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
01
02
03
曾经有个妈妈带着个小学生来做咨询,妈妈不停地抱怨这个孩子有多么的调皮,找不到任何优点,我让她举个例子,她非常生气地说:“他过生日我花好多钱给他买了一个电动小汽车,第2天下班,他就把那个小车拆碎了,把发动机安在了一个折好的纸船上,让那个小船在大盆水里面开,多败家呀!我给他狠狠地揍了一顿。”
我让她从另一个角度看,虽然小车被拆了很可惜,但是这个孩子动手能力多强,多有创造力呀!
还有一个喜爱钢琴的孩子,妈妈没有要求他去考级,只要他放松练习就好,这个孩子为了把曲子弹得更好听,总是去发挥去创作,还为班级创作了班歌。保持兴趣和爱好是快乐成长和勇于创新的根!
04
孩子长大了要去幼儿园、去读书,走向社会,终究要和父母分离。研究显示儿童期的焦虑往往与父母分离有关,而且会对学习、社交、情绪发展造成严重干扰。所以父母要鼓励孩子从小去结交朋友,不要担心孩子被欺负、会受伤,和小伙伴们打打闹闹也是他学习人际交往必经的过程。
曾有一个大学生和我说,从小父母觉得她内向,怕受欺负,整天两点一线,没有任何朋友,上大学后看到宿舍的同学可以结伴去逛街、去吃饭,她不知道如何加入其中,最后出现精神问题而休学。
还有的学生说,从小到大,妈妈只允许他和学习好的同学交朋友,可是他的成绩一般,学习好的同学不和他玩儿,一个学习最差的同学主动找他,他非常开心,终于有了朋友。可是父母担心他受成绩受影响,坚决把他们分开,他一直感到很孤单。
一个孩子长大后,终究要面对社会的善恶与美丑,要面对各种复杂的人群,在我们身边的时候,我们把它放在一个完美的温室中,将来他走向社会,一定会伤得更重。
05
有的家长说孩子小的时候还挺活泼,长大之后就不愿意和自己交流了。在20多年的咨询中,我最大的体会是:如果孩子对家长交流的心门关闭了,一定是我们的倾听、尊重不够。
如果孩子告诉你,他犯的错就会挨打,那么他就要学会撒谎来保护自己;
如果孩子和你讲述自己人际交往中的痛苦,你总是跟他讲一堆的道理,告诉他只管好好学习就行了,那么,他可能会把所有的烦恼都留在自己的心里,只对你报喜不报忧;
如果孩子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一件衣服,你却用无数的道理去说服他,另一件你喜欢的衣服有多么的好看、多么适合他,那么孩子和你在一起的时候就不会再去选择,而只会说“都行!”
06
曾有一个妈妈带着10岁的孩子来咨询,她偷偷地告诉,孩子的父亲两岁时就车祸去世了,可是孩子只知道父亲在外地工作,当我和孩子交流的时候,他告诉我父亲早都去世了,我好奇地问他怎么这样说?他说,他早都感觉到父亲去世了,只是不愿意问,怕妈妈伤心。
孩子是非常敏感的,只有我们能够坦诚地面对困难的时候,孩子才会对困难无所畏惧。
我也见过这样的大学生,当他在机场找不到自己的耳机时,打电话责骂母亲,没有整理好自己的东西,因为从小到大,母亲教育他的只是好好学习就行,家里什么都不用管。所以,他除了学习什么都不会做,家对他也没有太多的意义,离开家后,他充满了焦虑去抱怨所有的人。最后因为不能正常学习和生活而休学。
让孩子做点家务,参与家庭建设,他才能对父母有更深的感情,对家有更多的爱。
专家介绍
作者:桂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