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受精卵比作“种子”,那么子宫内膜就是“土壤”,
成功怀孕的前提不仅要有好的“种子”,还要有“肥沃的土壤”。
一、自然流产清宫2次后再孕难,子宫内膜薄如纸片。
2019年刚结婚不久,邱女士(22岁)就发现自己怀孕了,然而还没有来得及享受初为人母的喜悦,才怀孕12周,宝宝就留不住了,不得已需要做清宫手术。
不久,邱女士迎来第二次怀孕,这次小夫妻俩都小心翼翼,但在9周时还是胎停了,并且再次进行了清宫手术。
邱女士心情郁闷好一阵子,打起精神再次备孕,但却慢慢发现上次流产后,怎么尝试却始终怀不上孩子。
2021年7月,邱女士通过家里亲戚介绍,来到了深圳中山泌尿外科医院,找到了王雪金主任。经造影、B超及其它一系列检查,却发现邱女士双侧输卵管都堵塞了,一侧输卵管积水是她不孕的主要因素。另外B超提示:子宫内膜排卵前的平均厚度在4-5毫米左右,最薄时仅3毫米(一般受孕内膜厚度约8-12毫米)!
一系列的问题接踵而至,邱女士几乎要崩溃了,王雪金一边耐心地安慰着邱女士,一边认真地制定治疗方案。考虑到邱女士双侧输卵管堵塞,需行试管婴儿助孕,同时需要先给邱女士进行宫腔粘连分离术,并且解决子宫内膜菲薄的问题。
二、生育力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有生育计划应尽早怀孕。
女性生育力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不断下降。最佳生育年龄为23-30岁,这个阶段女性组织器官功能旺盛,能很好地适应受孕和孕期的生理变化,更有利于自己跟宝宝的健康。在最佳生育年龄完成生育这件事,无论是对女性自己还是对新生儿,都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三、顺利取卵养囊,却因子宫内膜薄三次取消移植周期。
由于邱女士年轻,卵巢功能很好,因此在取卵配胚胎这一关上面过得异常轻松,取卵15个,受精10个,养成囊胚8个,非常好的一个胚胎结果。
随后进行在我院妇科进行宫腹腔镜手术,分离粘连的宫腔,处理输卵管积水,去除导致不孕的病理性因素,从而提高妊娠率。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但在子宫内膜薄这一关上面,邱女士遇到了难题。有了可用胚胎,新鲜周期却因邱女士子宫内膜菲薄未移植,遂只好进行全胚冷冻。邱女士在生殖助孕中心人工周期准备内膜共2个周期,子宫内膜厚度始终未超过5mm,均以取消移植周期告终。
邱女士有点心灰意冷,怎么自己就是怀不上呢?
王雪金主任告诉邱女士:“很多患者内膜薄最后也能顺利怀孕的,你还很年轻,一定不要轻易放弃,我们慢慢一步步走。”
四.子宫内膜仅6mm,移植一枚胚胎就成功怀孕
2021年9月,王雪金主任根据邱女士的情况,进行了一次多学科会诊,重新调整邱女士的移植方案,改为降调+替代方案,同步中医调理以及免疫治疗,最后邱女士的内膜终于达到了6mm。
虽然子宫内膜厚度欠佳,但激素各项指标,内膜血流都很适合移植,于是抓紧这次机会移植了。
在移植前,又进行了宫腔灌注2次,虽然内膜厚度还是6mm,但王雪金主任说子宫内膜形态很好,于是邱女士战战兢兢地,就这样移植了一枚囊胚。
针对子宫内膜厚度仅6mm的孕育条件,王雪金主任安慰邱女士:“子宫内膜薄会影响胚胎着床,降低妊娠率,但不意味着一定不能怀孕,放松心态,相信我们!”
邱女士说:“记得当时的心情好复杂,觉得希望不大,又期望出现奇迹。”
9月26日,是邱女士返院抽血验孕的日子,也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邱女士一次试管移植就成功怀孕!受孕后第一时间王雪金主任就开始对邱女士进行积极的保胎治疗。
当检查单上面171.4的数值明白地显示邱女士怀孕了的时候,邱女士说自己像在梦中。事实证明,邱女士的美梦真的成了现实……真是太令人惊喜和开心了!
子宫内膜薄,不要盲目放弃移植机会。
子宫内膜薄是困扰很多不孕女性的问题。在辅助生殖技术中,尤其是试管婴儿治疗中也常常会遇到子宫内膜薄的患者,导致胚胎移植后反复种植失败,甚至流产。
目前,薄型子宫内膜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形成主要与多次宫腔操作史、炎症感染等有关。在我国,人流后造成的宫腔粘连是导致内膜薄的主要因素。
王雪金主任建议要有积极的心态,及时去除病因,通过手术、西药和中医药针灸治疗等方法增加体内雌激素、改善子宫血流,促进子宫腺体及血管增生,增加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数量等途径来改善子宫内膜厚度,等到子宫内膜厚度适合移植再进行移植。
所以,对于子宫内膜薄的姐妹们,也不要过分担忧,移植还是有机会的!
流产、清宫等易造成子宫内膜薄,女性应慎选。
一般受孕内膜厚度约8-12毫米,子宫内膜相当于胚胎发育的土壤,子宫内膜过薄会影响受孕结果,如果子宫内膜条件差,相当于土壤贫瘠,是不容易孕育种子的。而造成内膜薄的主要原因,一是流产、堕胎、清宫等;二是内分泌失调;三是子宫发育不良,其中流产、堕胎和清宫是造成子宫薄最常见的原因。
因此,也呼吁广大女性保护好自己,慎重选择人流、堕胎和清宫。同时也建议,子宫内膜薄的女性可以从改善激素水平和益气养血两方面治疗和调理,可以食用诸如黑豆、黑米、核桃、大枣、山药、羊肉、阿胶等;少食肥腻、寒凉类食物和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