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屎可忍尿不可忍”,虽然是戏谑但也不无道理。作为人的三急中比较急的一个,我们每天总要有那么三四五六七八次的“放水”,然而你关心过它吗?
要知道,排尿是很重要的生理活动,人的尿量、尿色、尿的状态以及排尿时的感觉都能在一定程度反映人的健康状况。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尿液颜色,反映了啥问题?
正常情况下,尿液是淡黄、清澈而没有杂质的。有时候受饮食、药物、疾病影响,尿液有时候也会有不一样的颜色,但如果出现以下的情况就要注意了。
1 深黄或黄褐色,像茶或酱油
尿液变深黄除了因为喝水很少,一般还有以下的原因:
胡萝卜之类含有维生素B2的食物吃多了,或者服用了维生素B2或其它相关药物。
肝脏病变引起黄疸。
如果尿液长期是深褐色,也有可能是溶血性的贫血、横纹肌溶解症、蚕豆病以及大面积烧伤等原因导致的。
2 乳白色,像稀牛奶
这种情况有可能是乳糜尿,就是尿液当中含有大量的脂肪微粒,这种情况一般是因为,淋巴管堵塞导致的。
也有可能是脓尿或者结晶尿,是因为泌尿系统化脓性感染、尿液含有高浓度的盐酸结晶所导致的。
3 橙色、浅红色或红色
尿液变成“红色系”通常是以下几种情况导致:
饮食:吃了红色、橙色色素成分高的食物,比如胡萝卜、红色火龙果、樱桃等;
用药:服用了利福平、甘露醇、横胺类、奎宁、甲硝唑、柔红霉素、依帕司他等药物。
如果怀疑是血尿,尿血,需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明确病因。
4 蓝绿色
蓝色尿通常发生在婴幼儿身上,是小儿尿布蓝染综合征所引起。
泛绿的尿,通常由以下原因引起:吃多了芦笋;绿脓杆菌感染引起,通常还会伴有脓液、发热等全身症状。
正常情况下
新鲜的尿液闻起来并不刺鼻
低头观察尿的颜色时,是不是鼻尖还萦绕着一缕尿特殊的味道?
但像大家一直形容的尿骚?正常情况下是不存在的!
新鲜且健康的尿液中,水的比例占到95%以上,其他为尿素,尿酸,肌酐,氨等非蛋白氮化合物、硫酸盐等。
闻起来没味道或至多有微弱的氨味。
但如果是放久了的尿,比如说公厕有时候冲不下去水,细菌滋生、尿素分解,氨味就会越来越浓,可能就成了刺鼻的骚味。
除了骚味,如果你刚排出的尿出现了比较刺鼻、特殊的味道,也可能是身体疾病的暗示(首先要排除吃了味道大的食物)。
譬如糖尿病酮症可能引起苹果味的尿,细菌感染可能让尿出现腐臭味,膀胱炎患者的尿有可能是刺鼻的氨味,有机磷中毒(误服农药)患者的尿液可能呈现大蒜味。
1条尿与肾脏
不得不说的秘密
除了尿的色香味,其实提到尿,大家第一个就会联想到肾,因为人体最后排出的尿液正是由肾脏生成的。
其中也产生了个别困惑和误解,下面就来解答吧。
尿多是肾不好吗?
尿多不能代表肾不好。
首先,尿量不是固定的,天气热出汗多,可能尿量就会减少,喝水喝得多了,可能尿量又会增加。
一般人每天排出的尿有1—2升,按每次排出250毫升计算,24小时内排尿频率4—8次都是很正常的。排尿次数白天>8次,夜里>2次,每次尿得还少(<200毫升),才可能是尿频。
而尿频更为常见的是泌尿系统感染而导致的(除了水喝太多和精神紧张外),比如女性常见的尿路感染、男性常见的前列腺增生等。此外,也可能是糖尿病、尿崩症导致的尿量增加。
不放心的话,可以尽快到医院做个检查,看看到底是哪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