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储备功能下降:这个重要治疗手段您了解吗?

郭秀静医生 发布于2023-11-03 12:00 阅读量680

本文由郭秀静原创




















点击预约

首月义诊

生殖 · 妇科· 中医

叶敦敏团队·郭秀静医生出诊安排:

[深圳福田分院]周一上午、五、日全天;周三夜诊

医学观点、诊疗思路、用药方案

均出自叶敦敏教授指导和经验总结

木棉花-郭秀静医生交流群

可长按二维码识别入群交流

若已失效,可添加文末助理拉入



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郭秀静医生,为我们介绍“调经促孕针灸”是如何为姐妹们带来“好孕”的。


01

调经促孕针灸的原理


“调经促孕针灸”是由房繄恭教授研究中医针灸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经过十年多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一套以“调冲任,安神志,补肝肾”为治疗原则的调经促孕针灸疗法,精选穴位搭配进行组方,能有效提升临床妊娠率。


调经促孕针灸的核心理念是基于中医生殖观以恢复“心(脑)—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失衡为核心,整体提升女性生育力。



从西医的角度,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来改善女性的妇科内分泌状况,改善卵子质量、增加卵泡募集数量,同时随着激素水平的改善,内膜容受性和宫腔环境都会随之好转。


调经促孕针灸的穴位,从头部到脚,腹部以及背部都有。主要包括任督二脉,足三阳经和足三阴经等经络的穴位。主要作用就是:调冲任、补肝肾、安神志


02

调经促孕针灸的功效


调冲任


大家知道“冲为血海,任主胞胎”,而女子以血为本,经、带、胎、产、乳是女性特有的生理特征。女子的经水是由“冲任”二脉所掌控的,这两条脉皆通胞宫。任脉,位于人体腹部正中,总调全身的阴气和气血。而冲脉,又叫“太冲脉”、在中医里也被称为“血海”,是全身气血运行的要冲。



中医认为,精血同源,当肾中精气充盈,天癸成熟到来的时候,可促使任脉所主的精、血、津、液旺盛充沛、通达;冲脉广聚脏腑之血而血盛,冲任二脉互相资助、协调,血海按时溢泻,这样才使子宫有正常的经血可下,继而拥有正常的怀孕生育功能。


冲脉既与足少阴肾经并行于腹部和下肢部,秉受先天精气,又与胃经会于“气街”, 又可输布后天之精气。太冲脉盛,反映的是脏腑功能协调、气血充沛旺盛。


因任脉通过经络与全身阴脉会于膻中穴,主一身之阴经,为阴脉之海。任脉通,则精、血、津、液都能顺畅流通。而调经促孕针灸中所使用的“天枢”、“关元”、“大赫”、“次髎”等穴位能起到很好的“调补冲任”的作用。



补肝肾


中医里讲,肾藏精,主生殖,是人的先天之本。而生殖轴中的“天癸”,虽然是由先天之精(肾精)所化生的,但却是在脾所运化的后天水谷之精的充养下才得以成熟。所以在“补肾”的同时,不能忽略“健脾”,“调经促孕针灸”中所用到的“太溪”、“肾俞”就兼顾到了这一点。



肾俞穴是一个保健要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具有补肾益气、通阳利水等功效,主治不孕不育、月经不调、遗精、阳痿等头晕、耳鸣、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状。


又因为“肝藏血、主疏泄”,所以名医叶天士说“女子以肝为先天”,以说明其重要性。如果肝血亏虚、肝气郁结,都会造成“心(脑)—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失衡,因此想要改善生育力,还不能忽略“调肝”。


比如,“调经促孕针灸”中就常用太冲穴来调理肝血。它位于足背部,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属于足厥阴肝经的穴位,具有健脾化湿、平肝熄风等功效,主治头痛、崩漏、月经不调等症状。


常搭配使用阴廉穴以提高治疗不孕的效果,阴廉位于大腿内侧根部,也是足厥阴肝经的穴位,具有调经种子、舒筋活络的功效,可治疗月经不调、带下,小腹痛等症状。



安神志


传统中医学在改善卵巢功能上有其独特的优势,那就是——整体观念。


大家要有这样一个意识,女性的卵巢功能出现衰退并非卵巢单个器官的问题,而是人体内环境的整体失调。换句话说,当一个人的卵巢功能出现问题时,我们不能把卵巢这个器官从人体割裂出来单独治疗,而是要将它放在女性的生殖轴当中共同调节。



中医认为,卵巢功能减退与不良情绪有关


在中医生殖观里,卵巢功能减退、卵子质量不佳、不排卵等,除了与冲任不足、肾精亏虚相关外,还与人的不良情绪息息相关。


比如很多卵巢功能减退的女性会伴有长期的焦虑不安、紧张抑郁等症状。所以,改善卵巢的反应性,提高卵子质量,从中医整体观治疗的角度讲,不仅要调身,还要调心。


“调经促孕针灸”就是以恢复“心(脑)—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失衡为治疗核心,以“调冲任,安情志,补肝肾”为主要治疗原则,从而达到改善排卵、提高卵子质量的目的。


中医认为“心藏神”,《素问》:“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神作为五神之首,是人精神活动的主宰,是最高层次的精神意识,也是五脏活动的主导者。


我们中医“心(脑)—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心”。心(脑)、肾(天癸),胞宫这三者的关系,就好比是公司当中的高层,中层和基层。在这三者中,高层发布信号给中层,中层接受上级的信号,加以细化,表达给基层。基层接受上层和中层的信号后,去执行任务,最后表现为卵巢的功能。


太多负面情绪,可能会引发卵巢功能异常


如果有太多的负面情绪反复刺激影响基层,导致上层信号的传递受到影响,出现故障,那么就会导致胞宫中的卵巢(基层)因收不到或是接收到错误的信号而表现出功能异常。这种情况下就会发生卵泡不长、不排卵,卵巢功能衰退等问题。可见,调节情志是恢复生殖轴失衡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点。


“调经促孕针灸”在穴位的选择上,会选取百会、神庭来宁心安神,同时结合天枢、关元、大赫等穴位调节冲任,外加太溪、肾俞、太冲等穴位来调补肝肾。经过这样的穴位组合治疗,能使女性的气血充盛、天癸充足、经络通畅,进而改善胞宫机能


03

调经促孕针灸的适应症


“调经促孕针灸”最初用来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和卵巢早衰,但在临床上其他的妇科问题同样可以运用它的思路来治疗,包括卵巢和子宫的一些异常,比如说子宫内膜薄、子宫容受性差、子宫内膜异位症、宫腔积液等疾病都适用。



在辅助生殖的过程中,“调经促孕针灸”可以用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排卵障碍、多次取卵损伤卵巢、子宫内膜容受性差、卵巢低反应(POR)、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卵巢早衰(POF)、卵泡数少、卵泡质量差、性激素水平异常、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男性少/弱精,无精等疾病。


如果卵巢低反应(POR)及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的患者在接受IVF-ET前,在人工周期的基础上,进行1~3个月的针灸干预,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卵泡募集情况,提高卵巢对促排卵药物反应,增加获卵数,改善卵子质量,提高临床妊娠率。


同时可改善卵巢血液供应,降低卵巢动脉PI、RI,降低FSH与LH的水平,对下丘脑垂体的反馈性激活减弱。还可以通过提高卵巢——子宫血流灌注率,使子宫内膜胞饮突表达增加,来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患者临床妊娠率。


▲患者成功“好孕”感谢图


以上就是叶敦敏团队:郭秀静医生分享的“调经促孕针灸”的原理及姐妹好孕分享,希望更多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姐妹,在郭医生处通过中药与调经促孕针灸结合治疗,喜迎好孕!


“木棉花医生助理”微信

加入木棉花郭秀静医生交流群

备注:真实姓名+咨询郭秀静医生


郭秀静 医生

 师承名医叶敦敏教授 

 生殖   中药及针灸辅助试管治疗   调经促孕十三针 

主治医师、上海中医药大学硕士。现代生殖中医妇科师承于叶敦敏教授,医学观点、诊疗思路、用药方案均出自叶敦敏教授指导和经验总结,中医妇科曾跟随国医大师、全国首批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朱南孙教授学习,生殖针灸曾跟随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房繄恭教授学习著名的“调经促孕十三针”。

从事临床工作十余年,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三级甲等医院)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擅长中西医结合、个体化、人性化诊治不孕症及常见妇科疾病。


曾就职于深圳市武警医院生殖中心,熟悉试管婴儿技术的各种促排方案和移植方案的用药原则,了解取卵及胚胎移植操作技术,擅长试管前及试管中以中药、针灸治疗:改善卵子质量、卵泡募集情况,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包括内膜厚度、内膜血流等)、辅助降调及提高移植着床几率。


临床擅长

1.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不孕症、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多囊卵巢综合征、薄型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输卵管炎及盆腔炎等生殖障碍疾病;

2.中药、针灸联合治疗帮助提高试管成功率;

3.中西医结合安胎治疗;

4.月经失调、痛经、闭经、子宫肌瘤、阴道炎等各类女性妇科常见病。

点击预约

▎关注我们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