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牙小课堂
为什么要定期洗牙
很多人说
洗牙后牙缝会变大牙齿、牙龈还会变得更敏感
真的是这样吗?
牙齿上到底有什么
是不是一定要洗呢?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洗牙这个事
洗牙洗的是牙齿上的细菌
牙缝和靠近牙龈沟的位置,既能藏食物残渣,又不容易被清洁,细菌在这些地方“繁衍生息”,形成了牙菌斑。
牙菌斑完全定植在牙齿表面大约需要16个小时,如果我们能早晚刷牙刷到位、餐后及时用牙线清洁牙缝,大部分都可以被清除。但现实是很少有人能做到。于是唾液里的钙等,跟牙菌斑逐渐“结合”在一起,形成牙结石,牢牢地扒在了牙齿上。
这些牙结石通常是黄白色或者黄褐色,沉积在牙缝和牙龈沟附近,跟牙齿融为一体也就是我们说的“石灰牙”,平时很难引起人的注意。
牙结石一旦形成,你就别想着能自己去掉了,只能让牙医用专业器械处理。而去除牙结石的手段之一就是洗牙所以洗牙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不洗牙也没什么问题吧?
事实上,很多口腔疾病都是缓慢发展,刚开始往往没什么症状,患者也不够重视。
然而一旦开始感觉到牙齿不舒服了,很可能已经到了中晚期。
在牙齿问题上,治晚了不仅意味着治疗金额上涨,也意味着治疗过程更加漫长而痛苦,还可能下半辈子都无法摆脱牙医。刚开始,很多人把牙齿的不舒服,误以为是“上火”,牙龈有些肿,刷牙还会出点血。
但这可不是什么“上火”,很可能是牙结石、牙菌斑不断刺激牙龈造成。牙结石质地粗糙,对细菌而言就像大别墅一样,供细菌在口内繁衍生息。牙结石还能吸收细菌毒素,不断刺激牙龈引起发炎。久而久之导致牙龈退缩,牙周组织被破坏,演变成引起牙齿掉落最大的凶手——牙周炎。
除了口腔方面的问题,还要引起警惕的是,牙龈炎、牙周炎是一种慢性炎症,而慢性炎症对人体的危害通常是全身性的:
所以,一旦出现牙龈红肿、有点出血,口臭比较重,很可能说明牙结石正在你嘴里搞破坏了,尽快找牙医看看。
洗牙会让牙缝越洗越大吗?
牙缝变大与塞牙,是因为牙结石,与洗牙无关。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惑:我洗牙之前没觉得自己有“牙缝”,怎么洗了个牙就发现自己牙缝变宽了还塞牙呢?其实,你觉得变宽的牙缝在洗牙之前就这么宽,洗牙只是让你的牙齿露出真实面貌而已。
洗牙的本质是除去牙结石。原本“堵”在牙缝的牙结石洗掉了,牙缝也就暴露出来。由于牙龈的萎缩,有些人会感觉说话的时候牙齿漏风,还有人会感觉到牙齿敏感,这也是牙结石的原因,与洗牙本身无关。
关于洗牙还有哪些误区?
1
洗牙能美白牙齿?
洗牙可以还原牙齿本来的亮白度、光滑度以及清洁度,但不能美白牙齿,牙齿变白最好的方式还是进行超薄全瓷贴面。
2
洗牙会导致牙齿敏感?
去除牙结石使牙齿突然暴露在“久违”的环境里,会不适应,但并不是洗牙引起的敏感。洗牙后一周内避免吃过冷过热刺激性食物,5~7天,自然会恢复。
3
洗牙会导致牙齿松动?
牙菌斑、牙结石如不及时治疗,反而会发展成牙周炎,导致牙齿会松动,洗牙可以保护牙齿。
4
洗牙会伤害牙釉质?
牙釉质的硬度约是骨头的四倍左右,一般洗牙所用的器械根本伤害不到它,更何况洗牙利用的是超声波振动。所以建议至少一年洗一次牙。
正确的刷牙方法
刷牙的目的是去除牙菌斑、软垢和食物残渣。如果不清理掉牙菌斑,只要十几个小时,细菌就会开始对牙齿和牙龈造成损伤,引发蛀牙、牙龈炎、口臭等口腔问题。
在比较公认的刷牙方法叫做巴氏(Bass)刷牙法巴氏刷牙法,是一种有效去除牙菌斑的刷牙方法,被美国牙科协会等权威机构推荐。
巴氏刷牙法的要点大致有三条:
1.牙刷斜 45 度朝向牙龈,放在牙齿和牙龈交界处,轻轻震颤。
2.每天刷牙两次,每次最少 2 分钟。
3.每个牙面都要刷,最后别忘了刷舌头。
文章图片来源:网络,如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