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月经这件事,我们很多小仙女可能也只是一知半解,所以出现点异常,大家心里就犯嘀咕,害怕自己是不是身体出问题了,对于月经量不管是出现多与少,可能都让女性朋友很纳闷到底是怎么回事,很担心是不是什么妇科问题引起的!
对于这个问题就一起了解一下:
月经是伴随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周期性就代表这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
来姨妈的第1日为月经周期的开始,两次月经第1日的间隔时间就是月经周期,一般为平均28天,每次月经持续时间一般为2~8天,平均4~6天。
如果月经出血的时间是多于这个天数,或者是太少的话,那么就要考虑到月经是否有出现异常了。
其实说的就是月经周期起始时间变化不定,月经周期大于35天,或者是一年内的月经次数少于6-8次,又或者是月经停止3-6个月,甚至更久。
还有就是月经持续时间变化不定,比如说这个月姨妈来了三天,下个月来了五天,再下个月来了四天,频繁出现这种情况。
经期出血量增加或减少,这个说的就是月经持续时间较长或月经量较多,月经频繁且无规律。
所以月经不调的特点就是不规律,偶尔出现一两次波动的话并没有什么大事,但也要注意一下是不是最近熬夜,压力太大,运动量过大,及时调整,然后看下一次月经来的时候能否恢复规律。
这不一定,来了月经以后, 很多人都会因为月经量少去就医,但很多时候都是我们自认为少,其实并不少,正常一次月经总量为20~80ml,国内外的文献将“月经过少”定义为总经量少于5ml。
如果平时的月经都比较符合月经周期的规律,一直都是这样,没有不规律的大波动变化,就是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如果出现月经量突然减少,总经量不足5ml,或者是非经期出血的状况,那我们确实要去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了。
其实颜色深,有血块也并不能就说明我们身体有问题,因为血液本来就不是只有一种颜色,通常情况下,动脉血是鲜红色,静脉血可能就是暗红色,正常的月经血大部分是动脉血,少部分是静脉血,月经量多的时候,红色为主,月经后期慢慢减少,就会往深色过渡。
因为月经血很少,流出的速度比较慢,时间也偏长,这个过程中经血里的血红蛋白会被充分氧化,所以我们可能会看到自己经血变成铁锈色或者黑色、褐色等等,所以月经后期颜色加深,是正常现象,一般没什么问题,如果每一天都是黑色的,建议大家要去医院做一下检查。
至于血块的出现,是因为经量比较大的时候,经期身体中释放的抗凝血物质来不及工作,血液就会被凝结成血块,如果连续出现月经量多而且有血块,就要及时调理身体啦!
对于出现了月经异常的女性朋友,除了要及时的进行筛查到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异常,其次生活中这几点也要注意;
保持良好的心态:尽量避免生闷气,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这对身体的健康非常重要。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以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
健康饮食:合理饮食,避免过度节食和营养不良,同时要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包括维生素和矿物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