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长小肉疙瘩,可能是这3种类型,情况可轻可重

刘刚医生 发布于2022-02-12 17:07 阅读量5408

本文转载自本人百家号处

门诊上,经常会有患者咨询,关于皮肤上长小肉疙瘩的问题。据观察,大多数咨询的患者,身上长的肉疙瘩都不痛不痒,若不影响美观,可能很多患者都会直接忽视,不会去看医生。

皮肤上长小肉疙瘩,不好看,也不好听,虽不痛不痒,但的确很影响美观。一般而言,皮肤上长小肉疙瘩,多是这3种类型,情况可轻可重,要注意:

01、软垂疣

软垂疣,又称为“软纤维瘤”,是一种皮肤良性肿瘤,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好发部位在颈部或腋下。


图片发自160App



软垂疣主要表现为:高出皮肤表面的带蒂增生物,一般呈丝状、球状或口袋状,表面光滑,呈皮色或者褐色,柔软而无弹性。一般而言,软垂疣不疼不痒,多无自觉症状。

而针对软垂疣的治疗,一般采用激光治疗为主,愈后良好;严重者,可采用手术治疗。

02、丝状疣

丝状疣,一般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传染源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通过直接接触或与患者共用个人物品而感染。丝状皮损为隆起于皮肤的疣状赘生物,呈正常肤色或呈棕灰色。常好发于面部尤其是眼脸上,也常见于颈部,病发患者多无自觉症状,或略有轻微疼痛感。


图片发自160App



一般而言,丝状疣无需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休息,避免用手抓。据相关资料显示:约有65%的丝状疣患者,一年内可自然消退;约90%的患者5年内可自然消退,少数患者可能复发,但很罕见。

针对疣体较大,影响美观者,可采用药物治疗:比如水杨酸、咪喹莫特霜、维 A 酸;或采用激光治疗:通过激光灼伤疣体,使组织坏死,从而使疣体落,不足之处可能出现疼痛或疤痕。

03、传染性疣

传染性疣,又称为“水痕子”,潜伏期较长,一般在2周至6周,主要表现为皮肤表面半球形丘疹,直径通常在2-5毫米,疣体表面有光泽、无瘙痒、疼痛感觉。

传染性疣,一般好发于儿童,常见部位有腋窝、肘窝、大腿根部等,疣体起初较小、数量较少,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图片发自160App



关于传染性疣的治疗,疣体夹除术是治疗传染性软疣最有效的治疗办法,临床上也可采用药物、冷冻、激光、手术等治疗方法。外用药物可以选择:水杨酸制剂、咪喹莫特霜剂、苯酚制剂等;

大多数情况下,传染皮损不治疗,也可自愈,若无继发感染或湿疹反应,愈后一般不会留疤痕。但皮损时间不定,一般会经过6-9个月自行消退。据研究显示:一般单个皮损存在很少超过2个月,但个别皮损可持续5年以上。

总而言之,当皮肤上出现小疙瘩后,切勿使用偏方,最好到正规的皮肤科医院进行专业治疗。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