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池伤科】 听说你又又又又落枕了?!

潘鑫耀医生 发布于2022-10-07 13:31 阅读量950

本文转载自深圳国之瑰宝中医馆

落枕是怎么定义的?


图片发自160App



    “落枕”又称“失枕“,多因睡眠姿势不良,睡起后颈部疼痛,活动受限。多发于青壮年,与职业有关,男多于女,冬春多见。属于中医“落枕风”、“失枕”范畴。医学上是以具体受累的肌肉来定义的,比如胸锁乳突肌痉挛、斜角肌痉挛等。“落枕”是由于肌肉受到过度牵拉造成疲劳,或是风寒湿气入侵而造成的痉挛性疼痛,自觉颈项部疼痛,活动不利的病症,是临床常见症状。常发生于一侧颈部,也可累及双侧。病情较轻者2-3日可自愈,重者可迁延数周不愈,影响工作和学习,严重者需要进行治疗。若反复落枕,往往是颈椎病的前期症状。

落枕病案分享

    乔先生,2022年9月6日初诊,因肩颈酸痛伴向右侧侧旋活动不利1周来就诊。

    患者诉,近期因外出出差,酒店枕头较软,1周前因饮酒后倒头就睡,第二天睡醒就出现右侧肩颈部酸痛,伴颈部向右侧侧旋转角度受限。查体可见:颈部前倾,仰头受限,向右侧旋角度受限并有牵扯到肩胛骨内上角疼痛,向左侧旋角度良好,枕下肌群压痛(+),肩胛骨内上角压痛(+),双侧斜角肌压痛(+);叩顶试验(-),压顶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余检查正常。无头晕头痛,无手麻,晨起有口苦,睡眠可,纳食可,二便调,舌淡苔黄腻,脉弦。

    在中医诊断上,我们认为,这是属于肝经湿热引发的项痹,用西医的病名诊断来说,这就是落枕。

    在治疗上,我们采用天池理筋+针灸。天池理筋主要针对横突间,肩胛提肌,斜角肌,肩胛带肌群,腋下,胸大肌胸小肌,以拨法和㨰法为主。针灸,先取后溪穴,平补平泻,嘱患者活动颈部,做之前无法做到的动作,后针灸风池、夹脊,大椎,肩中俞,大杼,风门,手三里,合谷,阳陵泉。

    治疗后,患者诉右侧侧旋基本正常,较左侧更好,仰头角度良好,背后无牵扯感,无酸痛。

    2022年9月8日复诊,患者诉情况良好,无特殊,遂转入修复期,以天池理筋和艾灸治疗巩固维持肌肉的状态稳定。

落枕的病因?




图片发自160App



一、是肌肉扭伤,如夜间睡眠姿势不良,头颈长时间处于过度偏转的位置;或因睡眠时枕头不合适,过高、过低或过硬,使头颈处于过伸或过屈状态,均可引起颈部一侧肌肉紧张,使颈椎小关节扭错,时间较长即可发生静力性损伤,使伤处肌筋强硬不和,气血运行不畅,局部疼痛不适,动作明显受限等。

二、是感受风寒,如睡眠时受寒,盛夏贪凉,使颈背部气血凝滞,筋络痹阻,以致僵硬疼痛,动作不利。

三、是某些颈部外伤,也可导致肌肉保护性收缩以及关节扭挫,再逢睡眠时颈部姿势不良,气血壅滞,筋脉拘挛,也可导致本病。

四、是有颈椎病等颈肩部筋伤,稍感风寒或睡姿不良,即可引发本病,甚至可反复“落枕”。

落枕的症状?

      一般表现为起床后感觉颈后部,上背部疼痛不适,以一侧为多,或有两侧俱痛者,或一侧重,一侧轻,由于身体由平躺改为直立,颈部肌群力量改变,可引起进行性加重,甚至累及肩部及胸背部。多数患者可回想到昨夜睡眠位置欠佳,检查时颈部肌肉有触痛。由于疼痛,使颈项活动不利,不能自由旋转,严重者俯仰也有困难,甚至头部强直于异常位置,使头偏向病侧。检查时颈部肌肉有触痛、浅层肌肉有痉挛、僵硬,触之有“条索感”。

落枕后中医西医的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落枕:

从中医理论来说,落枕与受风寒有关,如颈部受凉,盛夏贪凉,使颈背部气血运行不畅,以致僵硬疼痛,动作不利。

中医治疗落枕方法多种多样,包括针灸法、推拿法、拔火罐法、中药汤剂疗法等。视情况可单独使用,亦可组合使用。临床以针刺多穴、针刺配合按摩、针刺配合拔罐治疗方法多见,常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

①.外用药物

最常见的外用药物有药酒、药膏外敷及膏药外贴治疗,可选用补气养血、活血通络、散寒止痛类中药制成药酒、药膏配合推拿按摩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疗效。膏药多外贴颈部痛处,止痛效果较理想,但患者自感贴膏后颈部活动受到一定限制。需注意,某些膏药中含有辛香走窜、动血滑胎之药,故孕妇忌用。

②.针灸疗法

针灸为治疗落枕的重要手段。针灸疗法包括普通针刺、电针、温针灸、腹针、浮针等。针刺多循手三阳和足少阳经,远端取穴为主,以手部取后溪穴和落枕穴多见,针刺同时需配合颈部活动。

③.推拿按摩疗法

推拿按摩是落枕治疗常规方法,推拿对病变局部血运改善及病变组织修复具有促进作用。常用推拿手法有一指禅推法、滚法、摩法、拿法、按揉法等。

④.拔火罐法

拔罐法主穴阿是穴,配穴为风门、肩井。拔火罐法可以通过负压及温热作用促进颈部血液循环,舒筋活络,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临床疗效良好。

西医治疗落枕:

药物治疗

①.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常用的口服药物为非甾体抗炎药,包括布洛芬缓释胶囊、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等,起效迅速,能减轻组织炎症、肿胀,以缓解疼痛改善颈部功能。需要注意的是,长期服用此类药物会出现胃肠道及肾脏的不良反应。

②.牵引治疗:用枕颌带牵引,以坐位牵引为主,牵引重量为2~5千克,每次30分钟,每日1~2次。

③.物理治疗:可选用电疗、磁疗、超声波等仪器进行局部理疗,温筋通络,缓解肌肉痉挛,消除病症。

落枕后国之瑰宝中医馆的治疗方法?

1.明确诊断,分清主要是哪些经络,哪些肌肉的问题,辩证寒热湿瘀。

2.选取工具,针灸,推拿,艾灸,正骨。针灸以远端取穴合运动疗法为主,推拿主要针对目标肌肉以及肩胛带肌群(包括腋下),艾灸要辩证进行,正骨如有小关节紊乱,很有必要。

3.搭配耳穴疗法,持续刺激。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