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医生,外面的诊所说我孩子的埋伏多生牙离鼻子太近了,他们不敢拔,必须要找三甲医院的医生拔除!”当所有人看向CBCT时,竟然发现这个十几岁的少女有35颗“牙”。
若所有牙齿都正常萌出,牙列中通常有28-32颗,其中有0-4颗智齿,因个人生长发育问题,其存在与否有所差异。但这位女生竟然有35颗“牙”,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这位女生除了口内可见的一颗多生牙,竟然还有另外两颗特别的牙。左上颌2颗双尖牙根尖处藏了一颗位置十分刁钻的倒置多生牙,左下颌2颗双尖牙根尖处有一颗含牙囊肿。“什么?左下还有一个含牙囊肿?诊所医生没告诉我们啊,徐医生,我们还是矫正也在您这里看吧,不去那家诊所了!”
正畸医生郑医生告诉患者:“你的牙齿很不整齐,前牙又有一点突,需要拔牙矫正,常规拔除作用最小的双尖牙(前磨牙),但由于你情况特殊,有多生牙和含牙囊肿及智齿,需要拔掉的牙齿会比较多,除了四个常规的正畸牙需要拔,三个多出来的牙也要拔,根据最终制定的矫治方案决定是否拔除智齿及拔除时间。”
为了一口整齐的牙齿,一家人商量过后决定进行彻底的治疗。于是郑医生给患者收集资料,制定方案,最终的方案是拔掉四颗前磨牙,两个多生牙,一个含牙囊肿,以及四颗智齿,一共需要拔掉11颗牙。
“医生,拔掉这么多颗牙,以后老了牙齿会不会更不坚固呢?”患者家长担心地问道。郑医生告诉患者及家长:“由于骨量与牙量不协调,导致孩子牙齿拥挤,又由于发育异常,有两个多生牙及一个含牙囊肿,虽然拔牙较多,但最终拔牙间隙都会帮你关上,剩余的24颗牙也是足够用的,大多数人在成年后都会选择拔除掉智齿,其实你只是比其他人少了4颗牙。每颗牙齿都长在牙槽骨里面,就像一个萝卜一个坑,如果这两颗牙之间是有正常的牙槽骨,那么拔掉一颗牙不会导致其他牙齿的松动。”
听完郑医生的解释后,患者和家长放心了,预约了徐医生的时间分次拔除这些牙齿。
徐医生考虑的是如何最大程度减轻患者拔牙的痛苦及规避风险,所以选择和团队的正畸医生会诊处理患者的问题。
除了左上腭侧的倒置埋伏多生牙,应从腭侧翻瓣后分块拔除,这个需要手术医生对CBCT的解读十分到位以及操作极其熟练,因为任何可能会伤到腭大动脉或者邻牙牙根的操作都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而这也是外面诊所把患者推到三甲医生这里拔牙的重要原因。
左下颌的含牙囊肿位于五号牙根尖处,如将#35牙设计为正畸减数需要拔除的牙,就可在拔除该牙后去除少量骨质,微创摘除囊肿,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减轻患者的术后反应。
已拔除正畸牙(除右侧智齿)
拔除所有正畸牙后,需等患者伤口恢复一段时间,再粘接附件或托槽,开启正式的矫牙之旅。全口正畸矫正过程大约在2-3年,根据患者错颌畸形严重程度及个体不同而有所差异。矫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需要医患双方的密切配合,方能达到满意的效果。该患者的矫牙过程未完待续,敬请期待后续的病例报告。
最后,还是提醒大家尽量定期到三甲医生处检查牙齿,医疗质量更有保障。
科普
一、多生牙
在正常牙列数目之外,额外长出的牙齿。也称为“额外牙”。
1.成因:确切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遗传因素,牙板过度活跃,发育异常,环境因素等。
2.好发部位:最常见:上颌前牙区,其次:上下颌前磨牙区,第三磨牙。
很多多生牙埋伏在颌骨内,不萌出,可能在拍X光片时偶然发现。
3.多生牙的危害:阻碍恒牙萌出,牙列拥挤与错颌畸形致邻牙牙根吸收,形成含牙囊肿,影响美观和功能,堆积食物残渣导致龋齿或牙龈炎症。
4.治疗:主要治疗方式是手术拔除:绝大多数有潜在危害或已造成问题的埋伏多生牙都需要拔除。
手术时机:恒牙萌出(尤其是前牙),通常建议尽早拔除(在恒牙牙根发育约1/2到2/3时),为恒牙自然萌出创造条件。
如果位置很深、手术风险大(如靠近神经血管),且目前未引起明显问题(如恒牙已正常萌出),可密切观察,定期复查(X光片),但需警惕囊肿形成风险。
已萌出的多生牙,影响美观或功能者,也建议拔除。
正畸治疗:拔除多生牙后,常需要正畸治疗来排齐被挤歪的牙齿、关闭间隙或牵引被阻挡的恒牙萌出。
二、含牙囊肿
发生在颌骨内的、围绕未萌出牙齿牙冠的发育性牙源性囊肿。
1. 成因:主要发生在未萌出(阻生)的牙齿周围。
常见牙位:下颌第三磨牙(智齿)、上颌尖牙、下颌第二前磨牙。包裹多生牙(尤其是上颌前牙区的正中多生牙)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2.临床表现:早期无症状:囊肿较小时,往往没有任何症状,常在拍X光片检查其他问题时(如检查智齿或准备正畸)偶然发现。
颌骨膨隆:囊肿增大后,会导致颌骨局部膨隆、变形。患者可能自己摸到或看到面部不对称。
乒乓球感或羊皮纸样感:骨板变得非常薄时,按压膨隆处会有类似按乒乓球壳或捏羊皮纸的感觉,甚至有波动感(如果骨板完全吸收)。
疼痛或感染:通常不痛,除非继发感染。感染后会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甚至溢脓。
牙齿相关症状:囊肿内的牙齿通常无法萌出。囊肿压迫邻牙可能导致邻牙移位、松动或牙根吸收。
病理性骨折:极少数情况下,巨大的囊肿严重破坏颌骨,可能导致轻微外力就发生骨折。
3.治疗:主要治疗方式是外科手术:
囊肿刮治术:最常用。
开窗减压术:适用于巨大囊肿(尤其累及重要结构时)。
处理相关牙齿:囊内含的牙齿(无论是正常恒牙还是多生牙)如果位置深、无萌出潜力、或可能影响囊肿彻底清除,通常需要一并拔除。如果牙齿位置尚可、有保留价值(如尖牙),有时可在刮治囊肿后尝试正畸牵引助其萌出。
4. 预后与复发:含牙囊肿是良性病变,手术彻底刮除后预后良好。
复发率较低(一般<10%),但如果囊肿较大、囊壁有残留、或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复发风险会增加。
定期复查非常重要:术后需要定期(如半年、一年)进行临床检查和X光片(全景片)复查,监测有无复发迹象,特别是术后前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