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不能解决一切

吴卫医生 发布于2022-05-31 15:02 阅读量293

本文由哆唻咪心理咨询原创

时间不能解决一切


时间看起来可以解决一切,人们把时间当作神奇的河,没有什么不能在它的冲刷下变得无关紧要,没有什么不能在时间的河流里被忘却,没有什么痛苦不能在河流里被淡化。


实际上,倘若有一些事到最后也没有被时间真正解决,它就会变成无法被清理,甚至无法被扫描到的心理缓存——封存到了潜意识的冰山之下。变成一种你感受不到,或者控制不了的情绪,感情,习惯,甚至变成你的性格和人格中的一部分。


比如说一个人在经历重大丧失后变成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一个人在遭遇情感背叛后对所有亲密关系都包含着预期的恐惧,仿佛所有体验里都包含了一层莫名的滤镜,然后提前对现实进行渲染。


我们在拥有时依然感觉到缺失,在陪伴时依然体验着孤独,甚至在分享中总是朝向一个不在场的身影。人们不断诉说,却无法将它传递到另一个心灵中。


人们应当警惕所有那些发生了,但没有被处理的事情。这里的处理不仅仅是指那些日常性的事情,更多相关于情感事件的完结。因为让一件事变成连意识都扫描不到的后台程序,是一件代价很高的事情,它会在心底深处让一个人变得长期内耗,让一个人在面对特定的人和事情时变得不再稳定。某种意义上,它会让一个人对一些东西变得麻木,也会让一个人对另一些事情变得特别敏感,这种麻木和敏感都会丧失对于现实的觉知。


很多人在经历了一些重大但没有被真正“处理”的事情后,完全变成了不同的人,也许这种改变看起来在某些方面更具适应性,更有利于生存,他们甚至因此而在世俗意义上卓越,但是他们也产生了一种深刻的自我疏离,他们失去了体验幸福的能力。


在闫真的小说《沧浪之水》中,主人公经历了同样的蜕变,那个如同迂腐秀才般的池大为变成了如鱼得水的池厅长,他用新的人格角色埋葬了与自身环境有着根本冲突的真实自我,看似超越,实则陷入了作者所说的“更高的迷失”中。


这也是一种深度的自我保护,抛却了曾经的自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人格代理,一种可以免疫伤害,也同时过滤感觉的“皮肤”,这是人天生的心理防卫机制。


在心理治疗的角度来看,人们必须要重新经历那份恐惧并幸存,经验才有可能更新。而困难之处在于,人们会用尽一切办法避免体验那份恐惧,纵使回归到那个体验场景,也会让恐惧再次变成心理上的现实,从而再次巩固那份现实。


心理治疗中的创伤疗愈也包括了这部分,咨询师邀请来访者去重新走一遍创伤之路,不是为了温习痛苦,而是为了在咨询师的情感支持下,重新经历那份恐惧并幸存下来,你在咨询师的陪伴下去重新面对那份震痛,不一样的是,这次你没有被震碎。 咨询师帮你打开的多方视角让你看见了真实,你看见了被夸大的恐惧,被误解和被低估的自己,被蒙蔽的希望,被忽略的感情等等。


当然这是一个过程,值得庆幸的是。这个过程你或许是无力的,但是你不是孤独的,也不是无助的。 这一次,你不是一个人。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