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苔藓:一种常见的皮肤黏膜疾病

张江林医生 发布于2025-07-24 08:44 阅读量3466

本文由张江林教授团队原创

扁平苔藓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可累及皮肤、黏膜、毛发和指甲,病程较长且容易反复发作,会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一定影响。


疾病概况

扁平苔藓以紫红色多角形扁平丘疹为典型皮肤表现,常伴瘙痒,口腔黏膜是最易受累的黏膜部位,可能出现白色网状条纹、斑块,严重时会有糜烂和溃疡。皮肤损害多发生在四肢屈侧,像腕部、前臂、小腿等地方,躯干和颈部也可能出现。


常见症状

皮肤症状:典型的是 2-5 毫米大小的紫红色或暗红色多角形扁平丘疹,表面有蜡样光泽,用皮肤镜能看到白色网状的 Wickham 纹,这是其特征。丘疹可单独存在或融合成斑块,伴有瘙痒,抓挠后可能在抓痕处出现新皮疹。


图片

黏膜症状:口腔颊黏膜等部位常见白色网状、树枝状或环状条纹,部分人会出现黏膜糜烂、溃疡,伴有疼痛,影响进食。生殖器黏膜、眼结膜也可能受影响。


毛发和指甲症状:少数人头皮会出现紫红色斑块并伴有脱发;指甲可能变薄、变脆,出现纵嵴、凹陷,严重时会脱落。


发病原因

病因还不明确,可能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T 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起关键作用;部分有家族遗传倾向;病毒感染(如丙型肝炎病毒)可能相关;精神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以及某些药物(如抗疟药、降压药)也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

中医本病属于 “紫癜风” 范畴,与风、湿、热、瘀、虚有关。外感风热湿邪,侵袭肌肤;情志失调导致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肝肾不足、阴血亏虚等,都可能引发该病。


诊断与鉴别

诊断主要依据典型症状,如紫红色多角形扁平丘疹、Wickham 纹、黏膜损害等,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显示表皮角化过度、颗粒层增厚等特征。

需要与湿疹、银屑病、黏膜白斑、红斑狼疮等鉴别。湿疹多有渗出、结痂;银屑病有边界清楚的红斑和银白色鳞屑,刮除有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黏膜白斑是白色斑块,无网状条纹;红斑狼疮可能有发热、关节痛等全身症状,实验室检查有自身抗体。


治疗方法

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膏、维 A 酸类药膏,口腔黏膜损害可用含漱剂、口腔溃疡贴膜;病情重的可口服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组胺药能缓解瘙痒;光化学疗法、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等物理治疗也有一定效果。

中医根据不同证型,用消风散加减(风热湿蕴证)、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肝郁血瘀证)、六味地黄丸加减(肝肾阴虚证)等;外治可用苦参、黄柏等中药煎水外洗或湿敷,口腔损害可用金银花等中药煎水含漱。


预防与护理

保持良好心态,避免不良情绪;不要抓挠、摩擦皮损,保持皮肤清洁,不用刺激性肥皂和护肤品;饮食清淡,不吃辛辣刺激食物,戒烟戒酒,多吃新鲜蔬果;积极治疗丙型肝炎等基础疾病;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扁平苔藓虽复杂,但综合治疗常能取得较好效果,需遵医嘱治疗并做好生活调理。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