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像踩钉子?脚底的小硬块让你痛到怀疑人生——别急着怪鞋子!它可能是跖疣、鸡眼或胼胝在作祟。这些足底刺客看似相似,实则暗藏玄机:一个会传染、一个像锥子、一个默默筑城墙。误判后果很严重,抠错可能病毒扩散,贴错药膏越治越糟……
今天我们就来识破它们的真面目,对症处理,让双脚松绑!
跖疣、鸡眼和胼胝(俗称“老茧”)均是足部常见的皮肤问题,但病因、表现和治疗方法差异较大。以下是三者的区分要点:
1. 病因不同
2. 外观特点
特征 | 跖疣 | 鸡眼 | 胼胝 |
形态 | 表面粗糙,可见小黑点(毛细血管栓塞) | 圆形或椭圆形,中心有半透明角质核 | 片状增厚,边界模糊,无核心 |
颜色 | 灰黄或污褐色 | 淡黄或深黄 | 蜡黄色或灰白色 |
大小 | 单发或多发(可能融合成片) | 较小(通常<1cm) | 面积较大,形状不规则 |
触感 | 质地较硬,表面凹凸不平 | 中央硬核,按压疼痛明显 | 均匀增厚,质地坚硬 |
![]() | ![]() | ![]() |
3. 疼痛特点
4. 好发部位
5. 传染性
简单鉴别方法
何时就医?
注意:跖疣需专业治疗(如冷冻、激光),错误处理可能导致扩散;鸡眼和胼胝可通过去角质、减压缓解,但需消除诱因(如换鞋、使用足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