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气不佳,烦,烦,烦

黄结容医生 发布于2025-07-11 18:08 阅读量247

本文由广东省中医院黄埔医院 黄结容原创

  多年不孕是怎样的心境……。就像住在一间没有窗的屋子里,而外面永远有人在举行满月宴。声音隔着墙传来,听得到,却永远照不进来。

      最初是“等”。月经迟来三天,你会在下班路上偷偷买三根不同品牌的验孕棒,像在赌桌上押下全部筹码。白板出现的瞬间,心里有个小本默默划掉又一格,却还要把包装裹紧,像做贼一样扔进小区最远的垃圾桶——怕沾了晦气,更怕沾了怜悯。

        接着是“躲”。家族群里的婴儿表情包、同事桌上突然出现的喜糖、老同学一句“怎么还没动静”……每个都像暗器。你学会在聚餐时抢着坐最靠门的位置,方便在话题转向生殖时,借口上洗手间,对着镜子练习“没关系,我们还想多玩几年”的笑脸。练久了,连自己都差点信了。

      再后来是“算”。手机备忘录里密密麻麻的体温曲线、排卵试纸色号对比图、医院B超单叠成扑克牌厚。排卵期像日历上的红色警戒线,同房变成一场精密仪式:垫高臀部15分钟、不许笑、不许问“这次会不会成功”。当科学也失效,你会偷偷在枕头下塞符咒、喝苦涩的中药、去庙里磕头,把“封建迷信”四个字在心里改成“最后一根稻草”。

        最深是“恨”。不是恨孩子,是恨自己。洗澡时盯着小腹,觉得它像个荒废的花园,恨那些轻易怀孕却堕胎的人,恨电视里“意外怀孕”的桥段,甚至恨超市收银台旁奶粉广告上的胖娃娃。最痛的是恨伴侣——为什么他只要照常生活,而你却要每天吞下大把激素药?但当他深夜偷偷查“试管婴儿成功率”时,又恨自己连恨的资格都没有。 

      最后是“空”。不是绝望,是连绝望都习惯了。朋友的孩子从满月到周岁,从幼儿园到小学,而你还在原地把“妈妈”这个称呼含在嘴里,像含着一颗化不掉的糖。听见别人抱怨孩子半夜哭闹,你会突然鼻酸:哪怕让我整夜不睡,也好过醒来时枕边只有叠好的另一半被子。但偶尔,在超市路过婴儿用品区,看到一件印着小恐龙的连体衣,你会下意识摸一下布料,然后像被烫到似的缩回手。走出很远才发现,自己刚才的表情,居然是在笑。

      这就是多年不孕:在“本该如此”的世界里,活成了一个永远答不出题的插班生。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