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自: 慕言Growth
专家介绍:杨峰,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系硕士,香港大学言语听觉科学系博士,香港大学沟通障碍研究中心博士后,深圳市海外留学归国高层次人才。原深圳市儿童医院言语治疗科主任,现就职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语言障碍专科门诊,主要从事儿童及成人语言障碍的临床诊治、基础科研和专业教学工作,发表 SCI及核心期刊论文 40余篇,参编专著 5部。
擅长儿童及成人语言障碍的临床诊疗,包括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语音障碍(口齿不清),口吃(结巴),腭裂术后语音障碍,听力损伤语言障碍,读写障碍和学习困难,孤独症、智力障碍及脑瘫所致语言障碍,以及成人口吃和语音障碍
社会任职: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发育行为学组秘书;中国康复医学会言语康复专委会常委;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儿童发育与康复分会常委;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儿童言语康复专委会主委。
专家介绍:王琳,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言语治疗师,就读于香港公开大学。主要擅长:语音,语言发育迟缓,口吃,嗓音等言语语言障碍的评估与治疗。
曾参加香港中文大学言语流畅障碍专业培训,香港耀能协会教导自闭症儿童基础课程培训,香港耀能协会儿童语言及沟通训练,MOIRA引导式教育研究生进修课程,美国嗓音疗法课程,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语言发育障碍评估与康复治疗培训,香港康复会唇腭裂与脑瘫儿童言语及沟通培训等
曾获得:香港协康会授予结构化教学法专业证书,DREAM儿童语言发育标准化评估资格证,韦氏儿童智力测试,幼儿智力测试,适应行为评定量表主试资格,香港OPT口部肌肉定位治疗一、二级证书,香港协康会语言发展迟缓与读写障碍教学专业证书,香港中文大学低功能自闭症谱系障碍评估与训练结业证书。
治疗师要我们回家做家庭训练,多陪孩子训练(玩耍),可是具体怎么玩呢?
游戏的种类很多,可以训练到孩子哪些能力呢?
宝宝只是有一点点落后,我想在家多带带,怎么样可以“玩”出孩子的语言力?
先准备教具
1. 发光发声玩具若干(如发光陀螺、尖叫鸡、刺猬球等至少3种)
2. 可重复进行的玩具(如泡泡水、滑翔车、跳跳蛙等至少3种玩具)
3. 孩子喜欢的食物(如M&M巧克力豆、好多鱼饼干、咪咪条等)
开始上课做游戏
1. 把发光发声的玩具、零食放入透明桶内,吸引儿童注意力,拧紧让其打开,孩子会打不开,此时引导、示范让孩子做出寻求帮助的动作手势、或声音,孩子完成后给予奖励。【 可训练到语前技巧:要求(物件)】
2. 使用发光发声玩具,期间治疗师用起伏高低的声音语调,夸张的动作及面部表情,吸引儿童注意。与儿童进行游戏,若儿童允许,可与儿童进行肢体接触(如用车车爬小手、小刺猬咬肉肉等)
3. 使用可重复进行的玩具,如滑翔车,吸引儿童注意后,依次让儿童体验把车车放入轨道的游戏,并要求未轮到的儿童小手放好学会等待,如果儿童不能等待,将失去下一轮的游戏资格。【 可训练到语前技巧:等待能力】
4. 使用可重复进行的玩具,如滑翔车,当轮到某儿童时,要求儿童小手拍拍胸口并伸出手掌表达需要,治疗师或家长配音“我要”,当儿童有所表示,治疗师和家长立即表示赞扬,并奖励儿童得到车车。(使用食物也如此,表达需要会得到食物,没有表达将得不到食物,家庭成员一可以一起参与,起到示范作用)
5. 使用可重复的食物时,将食物“游”到儿童A嘴边时,立即把食物转向儿童B并让B吃掉,此时问在座儿童“是谁吃了饼饼呢?” (家长可辅助儿童指向吃了饼饼的儿童)
【 可训练到语前技巧:互联注意 】
通过这些游戏还可以有效的达到以下目的:
1.提高儿童专注力
2.提高儿童视线追踪能力
3.提高儿童轮流等候能力
4.引导儿童使用动作/语言表达“要求”的沟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