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简介:杨峰,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系硕士,香港大学言语听觉科学系博士,香港大学沟通障碍研究中心博士后,深圳市海外留学归国高层次人才。原深圳市儿童医院言语治疗科主任,现就职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语言障碍专科门诊,主要从事儿童及成人语言相关障碍的临床诊治、基础科研和专业教学工作,承担国家、省部级和市级科研项目多项,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40余篇,参编专著5部。擅长:儿童及成人语言障碍,包括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语音障碍(口齿不清),口吃(结巴),腭裂术后语音障碍,听力损伤语言障碍,读写障碍和学习困难,孤独症、智力障碍及脑瘫所致语言障碍,以及成人口吃和嗓音障碍。
世界上有这样一群孩子,不聋,却对声响充耳不闻;不盲,却对周围视而不见;不哑,却不知该如何开口说话。他们就像天上的星星,在遥远而漆黑的夜空中独自闪烁着,这些孩子就是自闭症儿童。
200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 4月2日定为 “世界自闭症日”,以提高人们对自闭症患者及自闭症相关研究与诊断的关注。每一个孤独的灵魂都身怀绝技每一颗孤独的星星都值得我们尊重和爱护他们孤僻寡言,行为刻板重复,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被称作“星星的孩子”2021年4月2日,是第14个世界自闭症日,关爱这个群体,用爱为他们照亮未来!
自闭症也称孤独症,是一种先天脑部功能受损伤而引起的神经系疾病,通常在3岁以前起病而被发现。自闭症具有两大典型特征:
沟通困难与社交障碍:
自闭症患者常常存在与他人的沟通障碍和社交困难,很难良好融入社交圈。
狭隘兴趣与异常行为:
行为刻板,偏执于某一种做事形式,拒绝改变,且不断重复;只喜欢玩一件事情,对其他东西没兴趣。
尽管我们尚无立竿见影的特效治疗方法,但对自闭症却并非无招可用,积极治疗仍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与生活质量。
因此,一旦发现自己孩子有自闭症倾向,父母应该尽早寻求帮助,因为2岁到7岁是对儿童自闭症训练治疗的最佳时期,一定不要错过。
但是在临床上,我们发现太多只是语言障碍(包括社交语用障碍)的孩子被贴上了自闭症的标签,这里,我要呼吁大家:
说话晚,说话少,甚至不理人,并不一定就是自闭症,不要轻易给孩子贴自闭症标签。
那么什么情况是自闭症的高风险征象呢?
缺乏亲子之间的情感链接
就是说家长经常觉得孩子对妈妈不太依恋,什么都无可无不可,妈妈在不在都无所谓,这种情况一定要特别注意。
对别人发出的强烈互动信息反应都比较弱。
比如说如果我在孩子自己玩的时候紧紧抓住他的手,强烈的干扰他,然而他还是不看我,这就危险了,因为正常情况下,99%的孩子在我这样的“骚扰”下,至少要会用眼睛看我,来表达不满和抗议,如果在这种情况都还不看我,那么就太不正常了。
一些自闭症儿童经过治疗、训练有了一定的交流能力,但语言、行动等能力仍落后于同龄孩子,在社会性活动中常常被边缘化、被落单。今天是国际自闭症日,我们呼吁整个社会给自闭症患儿更多的关爱和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