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简介:杨峰,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系硕士,香港大学言语听觉科学系博士,香港大学沟通障碍研究中心博士后,深圳市海外留学归国高层次人才。原深圳市儿童医院言语治疗科主任,现就职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语言障碍专科门诊,主要从事儿童及成人语言相关障碍的临床诊治、基础科研和专业教学工作,承担国家、省部级和市级科研项目多项,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40余篇,参编专著5部。擅长:儿童及成人语言障碍,包括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语音障碍(口齿不清),口吃(结巴),腭裂术后语音障碍,听力损伤语言障碍,读写障碍和学习困难,孤独症、智力障碍及脑瘫所致语言障碍,以及成人口吃和嗓音障碍。
最近在看儿童心理学,其中有提到经历和价值的相互作用能够影响情绪表达行为。在西方文化里面,经常鼓励目光接触,来探究婴儿的眼睛---“心灵的窗户”。但是在某些非洲国家并不提倡目光接触,甚至有些部落认为目光接触就是允许别人向婴儿投掷邪恶的眼神。结果,婴儿常常被放在小屋黑暗的角落里面 ,维持目光接触的机会达到最低。最终的结果是婴儿成为一个冷淡顺从的人。(Le Vine etal.1994).在我们的文化中,尤其文学作品,用来形容眼神的很多,譬如:顾盼神飞---出处:《红楼梦》第三回:“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鹅蛋脸儿,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先辈们的优秀的部分一代一代传承,透过日常父母言传身教,以及学校礼仪教育都在强调眼神对于社交对于沟通是多么重要。我想,这也是中国之所以被称为文明礼仪之邦的重要原因之一。
Gillberg(1998)以及Szatmari等学者(1989)指出阿斯伯格症候群者有社会功能/互动的损伤,例如:与同伴只有单向的对话,难以了解他人的感受,以及对他人的感受较无反应等,显示出了阿斯伯格症患者子啊社会互动领域上的困难而其核心问题在于解读他人意图上的困难,由于缺乏此项能力,在人际互动上也会被认为是自我中心以及单向的。意图的推理是所有社会互动的先备技能,也是心理理论能力发展的基础。能够清楚理解并推论他人的意图,才能够更好的和他人进行互惠式的互动,也因此经由协助融合进入到普通的环境。因此风华教授在2011年的文献中提到,选择教学目标的三大特征:先备技能、核心技能以及进入团体的技能。因此对于意图的理解以及推理能力是自闭症候群所需要的核心技能之一。
眼神侦测的教学程序:
技能描述:学生通过观察他人的眼神注视方向,得知他人心中所想的物品。
教学材料:真人版手势+眼神、真人版眼神、卡通人物眼神
教学材料位置:桌面距离的前面、上面、对角方向------逐渐增加距离难度,通常最多不会超过3米,根据每个个案能力决定每次进阶增加的长度
技能通过标准:能够正确回答个体想要的物品,连续3天第一个教学时段正确率100%(多时段教学,每个时段至少进行10个回合)并且能够泛化至少5个人物
眼神侦测的教学ABC
呈现图卡或者真人动作,给予口语SD:我/他想要的是什么
学生能够正确说出想要的物品
得到社会性赞美譬如你说对了,你看的好仔细加实质性增强譬如玩具、食物、代币等
教学进阶:每个阶段物品的数量由少到多(由2个逐渐增加到4个)
第一阶段:卡通版固定眼神侦测(这部分素材可以自己做,譬如像我,但是要求自己绘画技能不要太垃圾,所以我又恶补了简笔画,或者电脑技术强在电脑上作画,目前我还没有找到现成的一套)
第二阶段:真人版固定眼神侦测(呈现的形式根据孩子能力决定是否从最开始就多样化,不要固定一定是坐着进行!)
第三阶段:真人版移动眼神侦测(这部分又可以进阶为侦测先看了什么又看了什么,数量有少到多,哪一个停留的时间较长,哪一个最短·····)
第四阶段:泛化到自然情景下
教学辅助:针对图卡的辅助
① 眼神提示,如果是图卡部分,把眼睛部分圈出来,提醒学生关注眼睛的部分(有些学生关注的是不重要的细节,所以我们需要帮助他找到焦点!)
② 位置提示:用箭头方向提示学生人物眼睛注视的方向和其想要物品的位置
③ 物品提示:用圈圈出答案
教学辅助:针对真人的辅助
手势提示如果仍然无法回答,有另外一个人带着学生沿着教学者眼神的方向一路动态的指出来连接到我们想要的答案。
教学资讯箱:
① 给予的后效强化要强化学生具体的行为反应!譬如,哇,你很贴心找到老师想要的狗狗了
② 一定要确定学生理解教学者的教学指令后再进行教学,所以有时候需要明确告知学生:我们等下要进行—课程或者接下来你要告诉我图片中的人想要什么
③ 一定要注意类化到不同的人物,可以安排除了教学者之外的人进行真人演示
④ 一定要注意类化不同的情景譬如超市、小区、餐饮店等,请学生观察眼神,指出别人想要的。(所以插播一句ABA是非常灵活的,根据课程需要是否有户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