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性口腔溃疡归属于中医的口疮、口糜、口疳范畴,临床上主要以口腔周围粘膜反复发作性口糜、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也是社区常见的疾病之一。本病能自己愈合,但容易复发,即具有周期性、复发性、自限性的特点。从西医方面目前病因不明确,但主要跟这几方面比较密切,如免疫功能紊乱、病毒或细菌感染、维生素缺乏等。而从中医病因上看,只要与火有关,这个火有实火与虚火之分,临床上单纯实火较少见。从中医辩证分型上看,有分脾经伏火,阴虚火旺,心火上亢等证型,但尚未公认的、统一的辩证体系。近3年来,本人运用甘草泻心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属于上热下寒或寒热互结的证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甘草泻心汤出自于张仲景的《伤寒论》,主治脾胃虚弱,寒热错杂所致的痞证。本人前些年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按脾经伏火或阴虚火旺等论治,均未取得满意效果,直到3年前有幸拜读山东高树中教授运用甘草泻心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发现大部分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多数伴有脾胃虚弱,大便偏稀或溏,小便清长,饮食稍有不慎便腹泻、上火,四肢怕冷,舌淡白苔略黄干,脉虚数。这不就是上热下寒的表现吗?每每遇此,我便用甘草泻心汤加减主之,应用得当,用之颇验。
临床应用:原方去半夏,干姜辛温燥热改炮姜温补多于温散,作用缓和持久,加肉桂引上浮之火,公英加强清热解毒之功,舌尖溃疡可加竹叶、生地,舌边溃疡加龙胆草等,根据临床症状随症加减。
病例:
陈某某,女,46岁,初诊时间:2018-11-26。
主诉:反复口腔溃疡5年。
现病史:患者于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颊粘膜溃烂,疼痛影响说话,纳呆,口渴,下肢怕冷,经常便溏,小便清长,曾多次在三甲医院就诊中医科,诊断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给予清热解毒、健脾祛湿中药口服,但效果欠佳,每于劳累或饮食不当时口腔溃疡仍反复发作,经朋友介绍遂来就诊。患者发病以来,神清,纳呆,眠尚可,大便溏,小便清长,体重未发生明显变化。舌淡白苔薄黄略干,脉虚数。
查体:神清,面色偏黄,舌尖及口腔颊粘膜可见共3个绿豆样大小的溃疡点,周围红晕,中央凹陷,呈灰白色。
诊断:
西医诊断:复发性口腔溃疡
中医诊断:口疮(上热下寒)
方药:甘草泻心汤加减。
生甘草10g 人参6g 黄芩6g 黄连9g 大枣10g
肉桂3g 炮姜6g 公英15g 生地10g
七剂,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饮食禁忌,忌食辛辣刺激性及寒凉食物。
效果评价:患者经口服中药7剂复诊时,舌尖及口腔颊粘膜溃疡已愈合,大便也较正常,下肢怕冷情况较前改善,效不更方,继续原方口服7剂再复诊。患者三诊时,舌尖及口腔颊粘膜溃疡未再发作,二便可,下肢怕冷情况大有改善,稍有轻微口渴,舌淡红苔薄白略干,脉稍数,守方继续口服七剂以巩固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