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如何养生

肖杰生医生 发布于2020-12-25 10:20 阅读量6928

本文由肖杰生原创

冬至已到,意味着已进入“热火朝天”的三九天,那冬季除了可以进行三九贴进行保健还可以做哪些呢?我们先来看下,我们中医的《黄帝内经》。

image.png《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冬三月,天寒地冻,阴气盛于外,阳气伏于内,应早卧晚起,避寒保暖,作息随阳光起落,以免阳气外泄,适应调养藏气之理,逆之伤肾气。”早卧晚起,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可以睡懒觉了?有点意思!嗯,是有那么一点,平时都是晚睡早起,现在冬天了,也是睡懒觉的时候啦!等等,早卧晚起,意思是早点睡觉,等到第二天阳光比较明媚时就可以起床了,并代表可以睡到中午哦!比起平时5、6点起床好多了。冬天从五行对应脏腑来说,正好是对应我们的肾脏,如果违背气候养生,逆者伤肾。冬季除了早卧晚起,我们还需要注意什么呢?

第一、避寒就温:冬天气候寒冷,卧室应温暖防风,一般宜保持在18度以上,外出要加衣保暖,避免受凉。

第二、运动时间最好选择上午10-11时或下午3时,以阳光充足为宜。

第三、饮食可以选择宜温热,早晨外出时,宜先喝些牛奶、豆浆、红枣等以暖和身体。饮食应多选含有优质蛋白质与有防寒保暖作用的食品。如瘦肉、鱼、鸡、蛋类与豆制品等。

第四、情志方面:由于严寒的冬季,朔风凛冽,草木凋零,阳气潜藏,阴气旺盛,人体的阴阳消长代谢也处于相对缓慢的水平,所以,冬季精神调养也要着眼于“藏”,即要保持精神安静。

另外,大家还可以经常做一下以下穴位的保健,对鼻炎、感冒、肾虚腰痛有一定的帮助。

按迎香穴(鼻翼两侧,鼻沟中,左右各一)。中医认为“头是诸阳之会”,阳气最容易从头部散掉。方法是:用两手大拇指基部的背侧,互相擦热,轻轻地沿着鼻梁两侧各擦20次。而后用两手食指尖端,点揉左右侧迎香穴各10次(转10圈)。此法可促进鼻黏膜血循环,增强正常分泌,湿润鼻腔,并预防感冒和防治鼻炎。

image.png

搓肾俞穴(第二腰椎旁5厘米,左右各一)。传统医学称“背为阳中之阳”。方法是: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肾俞穴用力向下搓到尾骨,然后再退回到两臂后屈尽处,此为一次,共用力搓50~100次。搓肾俞穴有培育元气、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强壮筋骨、止痛散风的作用。对防治功能性腰痛特别是慢性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效果较好,对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也有一定疗效。

image.png

擦涌泉穴(足心凹陷处,左左各一)。擦涌泉穴俗称搓脚心,能达到强身健体祛除病患的目的。这是因为脚处在身体最下端,营养较其他部位差,而脚的负担相当重,容易衰老。搓脚心能防止“脚老”。方法是:早晚两次在床上进行,先用双手搓擦发热,然后把两个脚心相向置于床上,用热手掌摩擦脚心,左手搓右脚心,右手搓左脚心,可搓至脚心发热。也可用中指或食指端,由脚心向脚趾方向按摩。

image.png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