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轻人在过度用眼后,常觉得眼睛干涩、酸胀,有人觉得是“眼疲劳”,也有人觉得自己得了“干眼症”。但两者症状相似,本质不同。今天杨医生就教大家如何快速区分。
一、核心区别:一个是“累”,一个是“干”
您可以这样理解:
1、眼疲劳(视疲劳):眼睛的“肌肉”累了。好比跑步久了,腿会酸。长时间紧盯屏幕、看书,让负责调节看近的睫状肌持续紧张,就会导致疲劳。
2、干眼症:是眼睛的泪液质量不达标。好比一台缺润滑油的机器,零件之间干磨,就会发热、磨损。眼睛表面需要泪液保持湿润,否则眼睛就会干、涩、痛。
二、如何自我初步判断?要看关键症状!
虽然两者常有很多交叉症状,但可以通过主导症状来区分:
1.眼疲劳的典型表现:
酸胀感:眼睛和眼眶周围感觉酸酸的、胀胀的,甚至伴头胀痛不适。
一过性视物模糊:眨眼或休息一会儿能好转。
看电脑、手机后症状特别加重,看远处会缓解。
2. 干眼症的典型表现:
干涩、异物感:总觉得眼睛里有沙子,磨得慌。
烧灼感、刺痛感:眼睛感觉发热、火辣辣地疼。
畏光、流泪:对光线突然变得敏感;有时会因为干燥刺激而反射性地流眼泪。
简单记:眼疲劳核心是“酸胀模糊”,干眼症核心是“干涩磨痛”。
三、快速自我小测试
1、使劲、快速地眨几下眼睛。
如果眨眼后,症状(如模糊、干涩)暂时缓解,这更偏向于干眼症。眨眼帮助眼球涂刷泪膜,暂时补充了“润滑油”。
如果眨眼后改善不明显,需要闭眼休息才能缓解,这更偏向于眼疲劳。因为肌肉的疲劳需要时间来放松。
四、最重要的一句话
眼疲劳和干眼症常并存,互相加重。眼疲劳会减少眨眼次数,导致泪液蒸发过快,引发干眼;而干眼又会导致视物模糊让眼睛更疲劳。
因此,最好的办法还是做个专业的检查。 医生根据裂隙灯检查、眼表综合分析以及眼部调节功能检查等,可以准确地判断我们的眼睛到底是“累了”还是“干了”,或是两者都有,从而给出个性化的治疗建议(如配镜、用药、干眼治疗、视功能训练及用眼习惯指导等)。
希望这篇小文章能帮到您!保护眼睛,从正确认识它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