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婴儿总是吐奶,不要忽略了这个问题

徐皓中医生 发布于2023-12-24 23:58 阅读量685

本文由徐皓中原创

    婴儿吐奶、溢奶是比较常见的现象,这是因为小婴儿的贲门压力比较小,容易出现胃食管返流。进食的时候吃的过快、吸入过多的空气或者喂养后立即躺平、晃动都有可能出现吐奶或者溢奶的情况。只需要平时在喂养时加以注意,喂养后多竖抱拍背情况就能好转。

       但是,如果小婴儿出现频繁的吐奶,量比较大,有时会从鼻子里喷出来,吐出来的奶还有明显的酸腐味,那就一定要找小儿外科的医生看看,很有可能是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因为幽门在生长发育时过度生长,导致幽门肌肉过厚,引起幽门无法完全打开而出现的幽门梗阻的疾病。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吐奶。虽然名称里有“先天性”三个字,但吐奶并不是在一出生就出现的。幽门肌肉增厚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才会导致无法完全打开,这个时间一般是在出生2周以后。最常见出现吐奶的时间是出生20-50天,吐奶的情况也是有逐渐加重的情况。

       我们怎么判断普通的吐奶还是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引起的吐奶呢?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引起的吐奶有几个明显的特点:首先,吐奶频繁并且顽固,基本每次喂养后都会吐奶,奶可能呈豆腐渣样;其次,每次吐完奶以后孩子的饥饿感很强;还有,会伴随一些其他的症状,比如便秘,这是因为大部分奶都没有进入肠道,导致饥饿性便秘,还有黄疸等等。这个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拖延可能会因为孩子反复吐奶而出现脱水以及水电解质紊乱,时间长了还会引起营养不良、体重不长,影响生长发育。

       那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答案是,需要靠手术解决。手术的目的是解除幽门肌肉肥厚导致的狭窄。幽门行使关闭和开放的肌肉主要是一层环形的肌肉,我们称之为幽门环肌,从横截面看呈“O”型。我们小儿外科医生通过一个小手术,将幽门环肌切开,让他呈“C”型,这样既能保持它有关闭幽门的作用,也能在开放时有一个释放压力的通道,使得幽门能够顺利的打开。


      那这个手术会不会很复杂?不会。目前该手术基本都可以在腹腔镜下完成,可以实现微创,腹部仅有2-3个小孔,最小直径不到3mm,愈合后基本看不到伤口。手术基本都在30分钟内完成,对孩子的创伤非常小。手术完成后恢复很快,术后第一天就可以逐步恢复饮食,一般在术后1周内就可以康复出院。

       所以,如果家里有小婴儿频繁的吐奶,一定要记得带来小儿外科就诊,只需要简单的B超检查就能识别,治疗效果可谓是立竿见影的。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