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孩子就不痛经了?这是对大姨妈最大的误会

张艳霞医生 发布于2022-05-16 17:01 阅读量907

本文由张艳霞原创


女人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易燃易爆,坐立难安,更有甚者,月经一来便痛得在床上直打滚,头晕呕吐,吃什么吐什么,仿佛走了一遭鬼门关。每当这时,就有一些前辈以过来人的口吻告诉你,“生完孩子就不痛了”,这是真的吗?


emmmmm,天真了点:生完孩子,月经痛与不痛,因人而异。

那为什么有些人生完孩子不痛?为什么有些人生完孩子依然痛?为什么有些人原本不痛,生完孩子却痛了呢?

这得从痛经的原因说起。

原发性痛经

原发性痛经是指盆腔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占痛经90%以上,病因尚未明确,普遍认为与体内前列腺素、血管加压素、雌激素、催产素等因子水平的改变有关。

具体来说就是,月经期间的经血和脱落的内膜要排出体外,就要通过狭小的宫颈管和宫颈口。这个过程容易出现血流不畅,经血堆积,产生肿胀感。

有些女性先天性子宫后位或子宫屈曲或位置不正常,经血堆积得更严重,痛经也更厉害。

同时,机体为促进经血排出,就会自发分泌前列腺素,缩宫素及加压素等促使子宫平滑肌收缩,促进经血排出。但由于本身又会压迫到子宫内血管,造成子宫短暂供血不足,若剧烈收缩则导致严重缺血,引发疼痛。加之前列腺素除了可引起子宫平滑肌收缩外,还有加强疼痛的功能。

因此,“大姨妈”一来,女性就会难受,辗转反侧,坐立不安,整个人散发“别来惹我”的低气压。

有些女性生完孩子不再痛经是由于阴道分娩过程中,胎儿扩张了狭窄的子宫颈管,同时在整个怀孕过程有可能改善了子宫的过度屈曲等位置异常,经血流出道路通畅,产后痛经也就相对减轻。

继发性痛经

继发性痛经是其他妇科病引发的症状,通常是: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宫腔粘连、卵巢囊肿以及盆腔性疾病等。

其中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痛经是最为常见的。


子宫内膜异位症指的是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由于它随月经周期变化而脱落的内膜与出血不能顺利排出而形成囊肿,加上本身会引起炎症,所以会引发痛经。

但子宫内膜异位症更严重的是它会“全方位”引发不孕:卵泡生成受损、卵子质量不佳、排卵障碍、输卵管粘连、子宫内膜容受性差或着床问题和黄体功能不足。

所以,痛经不要以为痛过就没事了,还得警惕不孕症。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本身不痛,生完孩子却痛了,或者本身痛经,生完孩子变严重。

(当女人真是太难了~)

这也是继发性痛经:顺产或者剖腹产时都有可能造成宫颈的粘连或者宫腔粘连,这样的后果就是经血不畅,痛经来袭。

因此,有些天真的姑娘们,为了不痛经而生孩子,你们可知道生完孩子等待着你的是什么吗?

道理都讲通了,你们也懂了。但我想你们最想知道的是,该怎么治痛经?

治原发性痛经

一般治疗:腹部热敷,像现在的冷天,常备暖宝宝肯定是不会错的;加强经期卫生;避免过度劳累;多穿衣服保暖等等。

药物治疗:以非甾体抗炎药为主,短效口服避孕药、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等。(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治继发性痛经

继发性痛经除非将原发病治愈,不然不管是否生孩子,该痛还是会痛。

治疗了原发病,痛经自然也就没了,生育力也有了保证。继发性痛经不是为治痛经而生孩子,而是为了孩子而治痛经。

对于痛经,建议还是要到医院看看,生孩子可能治得了痛经,但不能治所有的痛经。而有时候痛经的治疗还关乎到以后的生育问题,不容忽视!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