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八月,一24岁的帅气小伙阿峰(化名)咳嗽4个月,期间到医院治疗,吃药后有所改善,但是停药后又恢复原状。同事们也经常让他赶紧看医生治好,但看了医生就是不能断根,这让他十分焦虑,甚至开始失眠。
于是到合景堂中医门诊部找到了在这里出诊的呼吸科专家——黎同明教授看诊。
黎同明教授经过一番望闻问切,根据阿峰的咳嗽、嗳气,泛酸,食物反流等症状和病史,告诉阿峰,他这是由于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咳嗽,中医诊断是肺胃不和、寒热错杂证,单纯的止咳不会有明显改善,需要肺胃同治才能治好,于是开了7天中药让阿峰回去吃。并嘱咐阿峰忌口生冷寒凉、辛辣刺激、难消化的食物。
7天后,阿峰兴高采烈地过来复诊,告诉黎教授,咳嗽好了有8成,睡眠也好了许多,对于后续的治疗充满了信心。感慨地和黎教授说:“咳嗽和胃病关系原来这么大的呀!”
根据阿峰复诊时小腹刺痛,舌暗红等情况,黎教授诊断目前是淤血阻滞为主,需要行气活血化瘀,开了14剂药,治疗咳嗽的同时,巩固他的胃病。在后续随访中,阿峰反馈无复发咳嗽及胃病。
●科普小知识●
● 为什么咳嗽会与胃病相关
黎同明教授说到:《素问•咳论》记载,“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
这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引起咳嗽的因素,不只是肺,还有人体的其他五脏——心、肝、脾、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这些脏腑都会引起人的咳嗽。
而这其中,胃部摄入过多生冷寒凉食物,容易使寒气从肺脉走入肺中,致使肺部受寒,引发咳嗽,因此咳嗽患者多要忌口生冷寒凉食物。当然,不只是寒凉会引起肺咳嗽,热也是会引起肺部咳嗽。这是因为肺为娇脏,易受邪气攻击而得病。
因此在治疗阿峰的咳嗽时,黎教授主要治疗他的胃病,辅以治疗咳嗽,方证对应上了,疗效就明显。同时,中医讲“胃不和则卧不安”,胃病治好了,睡眠也就会跟着改善恢复。
传承几千年的中医文化对于疾病的认识是非常清晰的,这也充分表明了中医是具有先进性的。
● 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咳嗽,表现有哪些?
一、咳嗽的类型与特点
1、持续性咳嗽:
反流性咳嗽持续的时间较长,症状一般持续数周、数月或数年。
咳嗽可能呈现为阵发性或连续性,难以自行缓解。
2、干咳:
胃酸反流至食管和呼吸道,刺激黏膜,但不产生气道分泌物,因此表现为干咳,但本身脾虚的可能就会伴生痰湿。
干咳可能较为剧烈,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睡眠。
3、刺激性咳嗽:
当胃内容物反流至咽喉部位时,会刺激呼吸道,引发刺激性咳嗽。
这种咳嗽通常是突发性的,且较为剧烈。
二、伴随症状
1、呕吐:
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和咽喉部位时,可能引发恶心和呕吐。
呕吐物中可能含有胃酸,带有酸味。
2、反酸与烧心:
胃酸反流至食管,导致反酸症状。
胃酸刺激食管黏膜,引起胸骨后烧灼感,即烧心。
3、吞咽困难:
长期受到胃酸反流影响,食道可能会变得比较狭窄,不利于患者进食。
患者在吞咽时可能感到不适或困难。
4、声音嘶哑:
胃酸反流至声带部位,刺激声带,可能导致声音嘶哑。
长时间的影响可能会造成声带损伤,进一步加重声音嘶哑。
5、咽喉部位有异物感:
胃内容物反流至咽喉部位,刺激咽喉黏膜,导致患者有异物感。
这种异物感可能使患者频繁清嗓或咳嗽。
三、其他相关症状
1、胸痛:
胃酸反流至食管下段,刺激食管黏膜和神经,可能引起胸痛。
胸痛通常位于胸骨后,表现为隐痛或刺痛。
2、呼吸困难:
严重的胃酸反流可能引发呼吸道痉挛或喉头水肿,导致呼吸困难。
这种情况较为罕见,但一旦发生,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案例分享●
阿峰(化名),男,24岁,2024年8月就诊
主诉:咳嗽4月
现病史:咳嗽,咽中有白痰,嗳气(饭后、喝咖啡及奶茶后加重,严重时有干呕感),泛酸,食物返流,有时腹泻,入睡困难,长期熬夜。
查体:舌红,舌苔干厚,脉弦
诊断:咳嗽(肺胃不和,寒热错杂证)
处方:半夏泻心汤加减
法半夏、厚朴、黄芩、黄连、炮姜、炙甘草、党参、
黑枣切开、紫苏叶、生姜、苍耳子、陈皮、枇杷叶包煎、
竹茹、芦根、旋覆花包煎、射干、五指毛桃、炒栀子、海螵蛸
7剂,煎服,一日2次,每次200ml,饭后服用。
嘱其回家禁吃生冷、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二诊阿峰反馈,咳嗽较前缓解,好了8成。刻下嗳气,泛酸,入睡改善,食物返流感基本消失,但小腹有轻微刺痛感,
舌脉:舌红暗,苔干,脉弦有力,舌下脉络粗大。
诊断:咳嗽(瘀血阻滞证)
处方:血府逐瘀汤加减
柴胡、赤芍、枳壳、甘草、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生地黄、桔梗、牛膝、赭石先煎半小时、旋覆花包煎、黄连、制吴茱萸、枇杷叶包煎、竹茹、芦根
14剂,煎服,一日2次,每次200ml,饭后服用。
嘱其回家禁吃生冷、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黎教授往期案例:(点击蓝色字体可查看)
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此案例中的治疗方案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完全照搬本案中的治疗方案。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注: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