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岁小伙秋天咽喉肿痛,这位中医一剂见效

黎同明医生 发布于2024-10-06 10:16 阅读量464

本文由合景堂中医馆原创

9月,天气逐渐开始干燥,在这个时候容易因流感或者生活方式的不当引发咽喉肿痛,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又该怎么治疗?

今天,合景堂中医馆邀请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黎同明教授以一篇咽痛的医案为例,为大家解析一下是何缘故,以及如何防避。



案例分享



阿金(化名),29岁的小伙,某日吃上火食物(烧烤)过多加上劳累过度,夜间吹空调,第一天早上起床后开始咽痛自行用胖大海、桔梗、浙贝母泡水,第二天不仅症状没有丝毫减轻,反而出现了怕冷与烦热并存的现象,遂来求医。

咽痛两日,疼痛不减

阿金与黎同明教授反映这两天咽痛,咽干,咽喉及鼻腔自感灼热,痰少,恶寒,烦热,头胀,疲倦,出汗少,大便和小便都正常。

望闻问切,辨证施治

1

辩证

通过详细的问诊和仔细的查体,发现阿金扁桃体红肿,舌红,散在红点,舌苔薄,脉浮数综合四诊信息,经过思考,给出如下诊断:

西医诊断:急性扁桃体炎

中医诊断:咽痛(风热壅盛,表里俱实证)

2

施治

黎教授随后开出了防风通圣丸加减的处方,包含了防风、熟大黄、荆芥、麻黄、栀子、芍药、连翘、甘草、桔梗、川芎、当归、石膏、滑石、薄荷、黄芩、白术等多味药材,以求其解表通里,清热解毒之效。

3

建议

药开3剂,煎服,一日2次,每次200ml,饭后服用。

叮嘱阿金多饮温水,回家禁吃生冷、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同时,黎同明教授告知阿金服药后可能会拉肚子,这是体内的热随大便和小便排出的现象,无需担忧。

患者反馈

一周后随访中,阿金表示,服药后的第二天早上,果真拉肚子但烦热感消失,咽喉疼痛缓解有8成三剂吃完后,咽痛、咽干、咽喉灼热等症状基本消失,感叹黎教授辨证用药精确。




黎同明教授寄语:


时值秋日,天气干燥,易感燥邪,患者饮食不节加上贪凉、劳累过度进而引起扁桃体炎,因治疗不及时进而引发恶寒、烦热等症状,此表现为外感风寒,内有郁热,致使风热壅盛,故选用防风通圣散,取其上下分消,表里交治之效。因药物中有大黄破结通幽,使风热从便出而泄之于下,故出现腹泻实为热毒外排之兆,无需担忧。特别注意的是,急性扁桃体炎如果不及时控制,容易由单一的扁桃体红肿,咽喉不适的症状引发出发热、怕冷、咳嗽、流涕等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问题解答



 为什么秋天人们更容易出现咽喉干燥和咳嗽?

秋季天气干燥,空气湿度降低,人体的水分蒸发速度加快,易导致咽喉黏膜失去滋润,进而引发干燥和刺激性咳嗽。同时,气温的波动也会使人体免疫系统受到影响,降低对病毒和细菌的抵抗力,从而增加了感冒和其他呼吸道疾病的风险。这时候如果饮食不当,比如过量吃上火食物如烧烤、油炸、辛辣等食物,就容易出现咽喉疼痛等症状。

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此类秋日不适?

预防方面,应保持室内适度湿润,多喝水补充体内水分,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空调环境中饮食上清淡为主,多吃新鲜蔬果,避免辛辣、油炸食物。一旦出现症状,除了及时就医外,合理运用中医药物,可以在清热解毒的同时,兼顾调理身体机能,促进整体恢复。

黎教授还特别提及了一种名为罗汉果的植物果实,它是中医理论中典型的“药食同源”代表。罗汉果味甘性凉,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非常适合用于缓解秋日干燥引起的咽喉不适。黎教授鼓励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适量食用,既可以作为美味的茶饮原料,也可以直接食用,为秋冬季节的身体保健提供一份天然的助力。


罗汉果+橄榄


功效:

止咳化痰、缓解咽喉肿痛,有慢性咽喉炎者可适量常喝。

做法:

取半个罗汉果,15g橄榄用沸水冲泡,或放入壶中煮水后,放凉至室温即可饮用。


罗汉果+金银花


功效:

有“清热解毒、祛火利咽”的作用,适合咽痛、咽干、牙龈肿痛明显者。

做法:

取半个罗汉果、8g金银花。先将罗汉果洗净敲破后掰成小块,将金银花冲洗沥干,之后与600ml清水一同放入锅中用大火煮开,再转小火煮约20分钟,放凉即可饮用。注:该茶方比较凉,无明显上火症状者请慎用。


罗汉果+菊花


功效:

有“清肝明目、清热去火”的功效,可改善初秋常见的“咳嗽、便秘、口干舌燥”等身体不适。

做法:

取半个罗汉果的果仁,菊花10g,枸杞子若干。先将罗汉果洗净敲破,掰成小块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后转小火煮约20分钟。之后将煮好的罗汉果水与菊花、枸杞一同冲泡成茶饮即可。


以上茶方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材料用量可适当增加或减少。


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此案例中的治疗方案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完全照搬本案中的治疗方案。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END



 声明 :部分内容来自第三方信息平台,图片作品来自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直接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