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炎:为什么牙齿会自己疼起来?

杨志平医生 发布于2025-07-23 17:03 阅读量66

本文由杨志平原创

深夜,被一阵难以忍受的牙疼猛然惊醒

那疼痛仿佛钻进了骨头深处

一阵猛过一阵,毫无预兆地爆发

冷热刺激更使其雪上加霜

止痛药似乎失去了作用

漫漫长夜成了煎熬


这种“深夜剧痛难眠”的折磨,正是牙髓炎发出的危险信号!

牙髓,深藏于牙齿内部的软组织,富含神经与血管,堪称牙齿的生命之源。当龋齿深入突破牙本质、牙齿遭遇外力重创或存在深牙周袋时,细菌便趁虚而入,引发牙髓组织的强烈炎症反应——这就是牙髓炎。

为何疼痛偏爱在夜深人静时爆发?

体位变化:当我们平躺,头部血流增加,牙髓腔内压力随之升高,刺激肿胀发炎的神经。

注意力集中:外界干扰减少,身体对疼痛的感知被放大。

炎症介质活跃:夜间人体生理环境变化可能加剧炎症反应。


牙髓炎的疼痛绝非普通牙疼可比:

自发性剧痛:毫无诱因突然发作,常于夜间加剧。

放射性疼痛:疼痛可蔓延至同侧头部、耳部、太阳穴,难以定位病源牙。

温度刺激敏感:冷热刺激引发剧烈且持久的疼痛。

躺卧加剧:平躺时疼痛往往明显加重。

拖延治疗,可能会导致牙髓组织坏死,炎症扩散至牙根尖外,引发根尖周炎。坏死物质与细菌穿透根尖孔,形成脓液积聚(脓肿),甚至导致面部严重肿胀、发热等全身症状。治疗将更复杂,牙齿保留的难度和费用大幅增加。


牙髓炎的终极治疗目标是清除感染源,保留患牙。

核心手段是根管治疗:

清除病灶:在局部麻醉下,钻开牙齿,彻底清除感染的牙髓组织。

精细预备:清理并成形牙齿内部的根管系统。

严密充填:使用特殊材料严密充填根管,隔绝细菌再感染。

冠部修复:治疗后牙齿变脆,需及时制作牙冠保护,恢复功能。


预防胜于治疗:

守护牙釉质防线:早晚有效刷牙,使用含氟牙膏,每天使用牙线/冲牙器清洁牙缝。

将龋齿扼杀于萌芽:每6-12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与洗牙,发现小蛀洞及时充填。

避免牙齿受创:运动时佩戴防护牙托。

警惕隐裂:避免用牙齿开瓶盖、咬硬物。


深夜牙痛并非无由的折磨,而是牙髓发出的求救信号。 强忍或依赖止痛药只会纵容炎症蔓延,最终可能导致牙齿不保甚至影响全身健康。当牙齿发出“深夜剧痛”的警报,请立即寻求专业牙医的帮助,及时控制感染,守护自然牙齿的生命力。牙齿的健康,值得你为它清醒一次——在疼痛初起时,就做出明智的选择。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