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突然发黄的新生儿宝宝,很多长辈都表示,“晒晒太阳”就好了,但年轻的新手爸妈却将信将疑。新生儿黄疸应该怎么样处理,今天我们就来科学系统地了解一下~
新生儿黄疸
01
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由于新生儿的肝脏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全,不能有效地分解胆红素,便会出现肉眼可见的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即新生儿黄疸。
02
新生儿黄疸无需就医?
有家长表示,既然新生儿黄疸如此普遍,是不是说明它可以自愈,可以置之不理呢?
就实际情况来说,大多数新生儿宝宝的黄疸都是生理性黄疸,对于新生儿没有什么危害,也不需要治疗。生理性黄疸多在出生后2~3天出现皮肤黄染,4~5天达到高峰。正常情况下,新生儿黄疸7~10天消退,早产儿可以延迟2~4周。
如果是母乳喂养进行不理想的新生儿,或者出生时有头皮下血肿或者皮肤瘀血,也有可能使黄疸加重且消退得比较晚。一般生理性黄疸不需要特殊治疗,可自行消退,主要是早期喂奶,给足奶量,刺激肠蠕动,肠道内建立正常菌群,有助于黄疸消退。
病理性黄疸:
如果有出现以下这部分情况,就有可能使得孩子出现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的表现:
4.黄疸退而复现,或进行性加重。
新生儿黄疸治疗方法主要为光疗,是一种较为常见、简单的治疗方法。但判断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还需要经过医生的专业检查和诊断,因此还需要父母对孩子多加关注,在出现特殊情况时及时就医。
据我院儿保科陈秀花主任介绍,如果宝宝出现的是病理性黄疸,且不及时治疗,有可能会增大胆红素脑病的危险性,影响宝宝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