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不小,身高不够!孩子在这个岁数之前才是身高干预黄金期

赖宏医生 发布于2023-08-07 17:21 阅读量520

本文由赖宏原创

孩子的身高问题,一直是父母所关心的。孩子个子矮,怎么回事?是先天遗传还是后天导致?先天遗传有办法改变吗?后天导致应该如何挽救呢?

据调查,90%的矮小症患儿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抑郁、内向等心理或行为障碍,未来可能影响到升学、就业和婚姻。
专家提醒,矮小症患儿及早治疗可最大限度提高成年身高,10岁前是干预和治疗的黄金期。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是矮小症患者?
身材矮小是一种症状,并不是所有的身高低,达不到平均水平,不达标都是矮小,身材矮小症是指在相似的环境下,身高较正常的同种族、同年龄、同性别的人群身高均值低2个标准差或者第三百分位以下。
比如5岁女孩平均身高110,如果孩子只有101厘米,比着同种族、同性别、同年龄的孩子少了10公分,就是低于平均水平-2sd或者低于第三百分位以下,我们就说这个孩子就是矮小症了,或者举个简单例子,说同年龄段孩子100个从低到高排队,排在前3个的,就是矮小了,当发现孩子身高处在矮小范围以内的,就得及早找专业的大夫进行检查诊治。


常见的矮小症的原因有哪些?


决定一个人身高的因素很多,通常来说以下这几点最重要。

遗传基因

孩子生长发育的轨道及其特征、潜力可由父母的遗传所决定。既往的科学研究已经确定一个人最终身高80%左右是由遗传决定的

因为遗传基因所引起的矮小称为“家族性矮小”。这些矮小儿童表现为生长速度正常,生长曲线和正常儿童的曲线平行,但始终是在低限。他们身体没有病,智力正常,化验检查也是正常的。这些孩子青春期按时来临,他们成年后也偏矮。


饮食营养

孩子要想长高,必须要保证充足而均衡的营养。如果孩子挑食、偏食和厌食,尤其蛋白质摄入不足,就会造成孩子的营养不良或失衡,很可能影响孩子的身高。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母亲情况

胎儿在宫内的生长发育不仅和营养有关还与母亲的生活环境、营养、情绪、疾病、不良生活习惯等密切相关。

母亲在妊娠早期如果受到辐射、病毒感染、某些致畸药物、毒物、重大精神创伤,均可造成宫内胎儿发育的迟滞,从而进一步影响出生后孩子的生长。


疾病影响

一般来说慢性病可严重影响孩子的身高,比如内分泌疾病、慢性营养不良、慢性腹泻、先天性心脏病、慢性呼吸道疾病、中重度贫血、肾脏疾病及先天性遗传代谢病等均可引起小儿生长障碍。



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不足也可引起矮小

性早熟由于可以使骨骼的发育明显早于实际年龄,从而使骨骼生长期变短,虽然孩子身高甚至一度较高,但最终身高却有可能明显矮于正常。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生活环境

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习惯是促进孩子生长发育达到良好状态的重要因素。活动的减少、睡眠过短以及过晚、不良的家庭关系、心理应激和精神创伤等都会妨碍孩子的身高增长。

矮小症的孩子需要做哪些检查?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儿科专家介绍,首先是体格检查,身高体重,有无身材比例、有无外观的异常;第二性征发育情况,对孩子有个大概的评估,这个孩子是否是矮小症,主要还是找原因,如果这个孩子确实身高在矮小的范围,我们就需要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相关的检查:比如常规的骨龄、甲功、血常规、血脂血糖、肝肾功、骨密度、25羟维生素d3测定、生长激素的激发、性激素激发、垂体核磁、甚至是染色体基因方面的等一些系列检查,找原因,给建议治疗。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儿科专家介绍,身材矮小在临床上强调“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孩子的年龄越小,骨骺的软骨层增生及分化越活跃,孩子生长的空间及潜力越大,对治疗的反应越敏感。
开始治疗年龄如果偏大,生长期就短,及早治疗可最大限度提高患儿的成年身高。一般来说,女孩的骨龄超过14岁,男孩的骨龄超过16岁,其骨骺线已接近闭合,基本没有长高的机会了。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越早了解骨骺线闭合情况,越早干预,孩子长高的可能性越大,10岁前是干预和治疗的黄金期。 在骨骺没有闭合之前,一定要抓住每一个阶段,珍惜当下,生长是条单行线,错过就错过了,把握当下,经常家长问,我能不能再等等,就举个例子,比如孩子学习,知识的积累贵在平时,靠最后几个月冲刺拿高分,当黑马的是极少数,所以踏踏实实管理好每个阶段。

专家表示,在活动和日常的门诊中经常碰到因家长重视不够而就诊太晚、错过治疗时机的孩子。“一些家长不知道孩子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一些家长在孩子生长迟缓时盲目等待,固守‘晚长’老观念,一些家长则是在孩子身高偏矮时使用增高保健品等,甚至盲目进补。”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