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深圳市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 陈玉英主任医师
《黄帝内经·素问·刺法论》里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
1642年,大明崇祯15年,全国瘟疫横行,明代著名温病医家吴又可目睹当时疫病流行的惨状。其根据其临证经验,撰写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温病学专著——《温疫论》,认为“温疫之为病,......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异气(戾气)是通过口鼻侵犯体内的,而感染戾气的方式,“有天受,有传染,所感虽殊,其病则一”。
如今,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至全球。这段时间,大多数人每天关注着新增确诊病例及疑似病例数据,翻看着各种与新冠肺炎(简称:NCP)相关信息,心情被各种信息笼罩,内心难免郁闷、沉重。
面对疫情,我们如何稳住阵脚?
本文作者: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陈玉英主任医师,作为“江西中医药大学”硕士毕业的医者,传承了原专攻温病的马超英教授的理论,以及马超英教授的导师万友生教授的“寒温统一论”思想,以此文给大家带来一点点帮助。
各司其职、齐心协力
疫情已经爆发,我们唯有抗战。首先是医护人员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不畏辛苦、不畏牺牲地坚守着抗击疫情一线,竭力救治每一位患者;解放军、公安、街道及社会各界都用心用力抗击疫情。
作为公民,我们要积极主动配合。我们必须齐心协力、共同抗战到底!相信党和政府,遵照专家建议并自觉严格执行。唯有全民共同努力,齐心携手才能尽快遏止疫情蔓延。
从古至今,中医药对于抗击瘟疫发挥了重大作用。中医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内涵,蕴含着人生大智慧。比如:十几年前的SARS疫情中,中医药无疑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万友生教授于1985-1990年间,率队深入疫区,运用中医药在抗击瘟疫——流行性出血热(EHF)并取得很多成果。
2003年,87岁高龄的邓铁涛教授被任命为中医专家组组长,运用中医药治疗SARS,取得“零转院”“零死亡”“零感染”的成绩。
中医、西医各有所长。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接受记者专访时提到: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有鼓舞人心的好消息。新型冠状病毒在西医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的情况下,中医、西医要打好配合。
钟南山院士也很早就提出:要让中医药早期介入治疗。
在疫情扩散快的情况下,人们有一定的紧张、焦虑情绪在所难免,适度紧张也能激发人的自我保护。但我们不能消极,不要恐慌。而要稳定情绪,尽量少接触和宣传负面信息。
首先,本次新冠病毒肺炎传染性强,但死亡率没有SARS、埃博拉那么高,也就是说,如果不幸被传染,只要遵照专家指引,积极治疗,绝大多数都能治愈,千万勿恐慌,染病≠死亡。
而且,恐慌也没有用,恐慌只能使原本可控的局面陷入更加混乱,导致疫情蔓延更严重,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想要回归正常的生活状态,唯有全民携手积极面对,遵照政府及专家的指导,一步一步,曙光就在前头。人心齐,泰山移!抗击瘟疫、人人有责!
II 做有意义的事
“做点儿有意义的事”是《士兵突击》里许三多常常提到的一句话。如果我们的人生一直坚守着这句话,那一定会“不负韶华”!
作为普通民众,虽不在一线抗战,但依然可以做点儿有意义的事情。比如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多宣传一些正能量的东西,帮助他人走出阴霾。稳定他人情绪,助人助己。
疫情期间可以看书、学习,做点儿从前总说没时间、想做而没有做的事情。可以看看自己的专业书籍,提升专业水平;看看业余书籍,开阔视野。种花、养鱼、练字、画画、看剧、打游戏,或网上交流居家隔离经验等。
在武汉方舱医院读书的“清流哥”
居家起居有常,可以吃好、喝好、睡好。
吃好就是要营养均衡,荤素搭配,切忌大鱼大肉
喝好就是多喝白开水,少喝各种酒及饮料
睡好就是既要保证睡眠时间,又要规律睡眠、起居有常
不要总是处于似睡非睡、半梦半醒之间。起居有常、作息规律不熬夜、合理饮食能强正气;熬夜容易损害身体的抵抗力。
疫情期间也可以给自己定一个运动的“小目标”。长期待在家里,不能总是躺着坐着。建议室内多走动,或做健身操,或练“太极”、“八段锦”等。天天坚持练习,你会发现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中医常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我们可通过起居有常、坚持运动以增强自身正气,抵御外邪入侵。
总之,抗击疫情,人人有责。面对疫情,我们要稳住阵脚,既不能忽视疫情,又不要恐慌,坚持严防死守,不松气。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