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好动”和“多动症”的根本区别,90%家长惊呼知道晚了!

石春雷医生 发布于2019-12-20 14:30 阅读量6935

本文转载自网上

       常常听到家长抱怨说,孩子很好动,上课坐不住,搞小动作,写个作业一会儿玩玩橡皮,一会儿去趟厕所,背课文也静不下来,真担心孩子是不是有多动症。

微信图片_20191220134910.jpg
                                                      “好动”vs“多动症”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并非所有好动的孩子都是“多动症”。经研究发现,“多动症”与孩子好动,顽皮有着四点本质区别:

①注意力方面
      好动的孩子对感兴趣的事物能聚精会神,还讨厌别人干扰,而多动症孩子玩什么都心不在焉和无法有始有终。

②自控力方面
      好动的孩子在陌生的环境里以及和特别要求下能约束自己,可以静坐,而多动症孩子根本静不下来,坐不住。

③行为活动方面
      好动孩子的好动行为一般有原因,有目的,而多动症孩子的行为大多具有冲动性,缺乏目的性。

④生理方面
      好动孩子思维敏捷,动作协调,没有记忆辨认的缺陷,而多动症孩子则有明显不足。

     家长可以根据以上四点比照一下,简单判断孩子是否患有“多动症”。

微信图片_20191220134915.jpg
     不过幸运的是,部分多动症患儿随着年龄增长会自愈,但另一部分或者说是多数患儿的症状可能延续至成年。根据《中国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防治指南》,多动症的治疗原则是:尽早治疗,以药物治疗为基础的综合治疗。
        为大家详细讲解一下多动症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简单来说,轻度的多动症不主张采用药物治疗,而中重度多动症首先主张进行药物治疗,治疗周期一般为6~12个月,甚至更长。
      (2)从饮食上护理
            在小儿饮食方面,家长都会有个误区,总认为荤食的营养高,应当多吃,从而慢慢地培养出小孩爱吃荤食的习惯,这样子是不对的。因为荤食当中含有很高的脂肪,能量,相对的维生素就会少,这样当小孩吃了过多的荤食,体内的能量就会变多,有时又用不完这样就会造成小孩多动的情况。
      (3)多做室外运动
            多动症的孩子因为好动就会导致自己在写作业的时候速度很慢,而且还不集中精力,家长这时候就会控制小孩玩耍的时间,小孩则会越来越烦躁,不但没有学到知识,还很容易让小孩产生厌学的心里。这时候家长应当多带着小孩做一些运动量比较大的运动,例如打球,溜冰,跑步等等项目。这样就会有效的消耗掉小孩过多的能力。

微信图片_20191220134918.jpg
        (4)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应当让他们从小养成按时作息,起居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并从有规律的生活中培养他们形成一心不二用的好习惯。例如,吃饭时不看电视等,不迁就孩子的某些兴趣。例如,不能无限制地让他们长时间看电视或电影等。
        (5)行为管理和教育
              家长在孩子治疗的过程中就相当于运动员的教练员,在孩子治疗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当看到孩子有什么问题时不会袖手旁观,应当及时注意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在治疗过程中家长应奖励不应惩罚,培养孩子的各项技能,要抓住孩子治疗的各种机会,帮助孩子治愈多动症。

微信图片_20191220134921.jpg
         (6)心理治疗

                主要有行为治疗的方式,行为治疗第一步是评估多动症患者行为并确定治疗目标,明确希望矫正的问题行为和希望建立的良好行为。第二步是选择行为矫正方法,如正性强化法,认知行为治疗法等方法。第三步是实施行为矫正计划,并及时反馈目标行为结果。

为使行为治疗取得成功,应遵循两个基本的行为观念
  1.奖赏较惩罚更容易使行为发生改变,
  2.行为治疗中,对可接受行为和不可接受行为的应答必须自始至终保持一致,不一致的应答方式可能强化问题行为,不利于行为治疗的开展.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