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波在泌尿男科疾病中的应用

史本涛医生 发布于2021-11-07 08:49 阅读量1768

本文转载自北京积水潭医院




冲击波最早被发现是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联邦德国道尼尔航空公司科技人员发现:飞机高速穿过雨云时,可产生一种冲击波,该波可使飞机内部器件受损,外壳却完好无恙。冲击波是一种通过振动、高速运动等导致介质极度压缩而聚集产生能量的具有力学特性的声波,它能引起介质的压强、温度、密度等物理性质发生跳跃式改变。冲击波分为三个不同能量密度:高于 0.6 mJ/mm2 为高能量冲击波;接近于0.28 mJ/mm2 为中能量冲击波;低于0.08 mJ/mm2为低能量冲击波。高强度冲击波具备一定的组织、机械破坏力,1980年,德国泌尿外科医生首次利用高能冲击波击碎肾脏泌尿系统结石,使患者免除手术。这一举动被誉为肾结石治疗的里程碑。

冲击波是一种高能量压力波,作用于机体后,通过力-化学信号转化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可促进组织细胞的再生与修复。中强度冲击波已被证明具有抗炎作用,广泛应用于治疗骨折不愈合、肌腱炎和滑囊炎等;低能量的冲击波具有血管生成属性,用于慢性伤口、周围神经病变、心脏缺血性组织等的治疗。


自1997年国际医学冲击波学会成立以来,体外冲击波治疗作为一种安全、非侵入性的治疗技术,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涵盖骨科、泌尿科、整形科、心血管科、康复科的新型医学模式——即冲击波医学。冲击波不仅限于治疗泌尿系结石、骨不连、骨坏死、肌腱末端病等,在用于治疗心梗、皮肤溃疡、肿瘤、神经损伤、男性功能障碍等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中国医用冲击波学会于2012年12月在北京成立。冲击波治疗已应用于各个领域,北京积水潭医院2014年成立了骨科冲击波治疗中心,同时,泌尿外科是北京市最早将冲击波应用于男科疾病的科室之一。


体外冲击波碎石 


是利用高能聚集冲击波,在体外非接触性裂解结石的一种治疗技术。高能量体外冲击波碎石用于治疗尿路结石已有30多年历史。适用于肾盂结石、多发性肾结石、输尿管上段结石。高频脉冲冲击波聚集透入人体,准确作用于结石,冲击波在传播中碰到密度相差较大的介质时,如从软组织到结石时,因阻力突然增大,在结石的向波面产生巨大压力;当冲击波从结石背波面跑出时,因阻力突然降低而产生巨大拉力。结石经过这样反复多次拉压后而终将碎成细粒。碎石颗粒经输尿管随尿液排出体外,从而达到不开刀排石的治疗目的。选择好适应症,规范操作,冲击波对肾脏损伤较轻微,且是可逆的,两周后多能恢复。


低能量冲击波在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应用


勃起功能障碍是指男性持续性地无法实现和维持足够的勃起,以获得满意的性生活。临床上根据病因将勃起功能障碍分为三大类:心理性,器质性和混合性。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主要是由恐惧、焦虑、抑郁、精神创伤等精神心理因素引发。器质性勃起功能障碍主要与血管、神经、内分泌及器官本身等方面因素有关。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碍是最为常见的器质性勃起功能障碍,血管内皮受损,导致器官血流动力学异常,约占该类别的80%。

勃起功能障碍目前存在多种治疗方案,2017年欧洲泌尿外科学会(EAU)列出勃起功能障碍治疗的推荐指南,其中根据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将治疗方法分为三线:一线治疗方法包括口服药物治疗(PDE5-i)、真空勃起装置和冲击波疗法,二线治疗方法为阴茎海绵体内药物注射,三线治疗为阴茎人工海绵体植入(不可逆终极方式)。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做出精准判断,在一线和三线治疗方式间进行恰当选择。

低能量体外冲击波治疗,是近年来国际上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推荐方法,该治疗可以使冲击波产生的能量作用于阴茎海绵体内的微血管,修复血管内皮功能,促进微血管的再生,增加阴茎海绵体的血流,从生理上改善勃起能力,达到治愈勃起功能障碍的目的。欧洲泌尿协会(EAU)指南推荐低能量体外冲击波治疗为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一线治疗新方法。多项临床研究证明低能量体外冲击波治疗能改善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性生活成功率及满意度,增强磷酸二脂酶5抑制剂类药物的治疗反应,同时也能改善药物无效的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


低能量冲击波在慢性前列腺炎的应用


ⅢB型前列腺炎即非细菌性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它主要表现为长期、反复的骨盆区域疼痛不适,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可伴随各种排尿和性生活方面的症状,但无尿路感染病史,且细菌培养结果为阴性。ⅢB型前列腺炎是困扰男性的一个常见的疾病,发病率高,占慢性前列腺炎的90%以上,中国发病率为6%~32.9%。ⅢB型前列腺炎的病因复杂,是精神、心理、内分泌、免疫和神经系统紊乱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

ⅢB型前列腺炎治疗以口服药物为主,可选用α-受体阻滞剂改善排尿症状和疼痛。植物制剂、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和M-受体阻滞剂等也能改善相关的症状。对于ⅢB型前列腺炎,目前没有特效的治疗。研究报道,低能量体外冲击波治疗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缓解症状,改善排尿情况,提高阴茎勃起功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体外冲击波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的机制:(1)空化作用:人体组织中存在大量微小气泡,当冲击波穿过人体时,微小气泡高速膨胀破裂,产生空化作用,从而改善微循环,减轻了前列腺肿胀,缓解疼痛;(2)封闭神经末梢作用: 冲击波可以改变离子通道和神经膜极性,使去极化和电传导受抑制,从而止痛;(3)机械应力效应:冲击波直接作用附近的肌肉,产生不同的机械应力效应,可松解病变组织的粘连,减少肌肉张力,缓解痉挛。如前列腺周围的盆底肌肉行冲击波治疗后可以放松局部肌肉,改善盆底组织紊乱情况。

低能量体外冲击波治疗治疗效果好,耐受良好,无痛,无创,无任何副作用,安全性良好,无绝对禁忌症,疗效持续长久。


低能量冲击波在阴茎硬结症方面的
应用


阴茎硬结症,又称佩罗尼氏病或阴茎纤维性海绵体炎, 是一种结缔组织疾病,涉及阴茎软组织中纤维斑块的生长。是指阴茎海绵体白膜的纤维化病变,使阴茎背侧或外侧出现单个或数个斑块或硬结,阴茎勃起可出现疼痛或弯曲畸形症状严重者可引起性生活障碍或阳萎,发病率高达8.9%。

阴茎硬结症的病因尚不清楚。发病机制可能与微血管的反复损伤有关,其导致的急性炎症反应会促进成纤维细胞在阴茎白膜里过度增殖,并沉积在白膜的组织间隙,不能完全排出,导致阴茎硬结症。

目前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目的主要是使阴茎勃起时不弯曲,剥除硬结。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手术硬结切除及假体植入两种。药物治疗只是延缓病程,手术治疗效果也不理想。体外冲击波治疗作为一种安全、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在1989年首次应用于阴茎阴茎硬结症,此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做了有意义的探索和总结,体外冲击波治疗可以明显减轻阴茎硬结症患者疼痛、改善勃起及生活质量。


低能量冲击波在泌尿外科其他领域的应用


低能量冲击波治疗作为一种能量级别较低,对组织无损伤,并有潜在预防和治疗效果的声波,它具有诱导细胞增殖、组织再生、血管生成、神经再生和抗炎等生物学效应。在体外动物实验阶段已经表明,低能量冲击波治疗对于膀胱疼痛综合征/间质性膀胱炎、糖尿病膀胱功能障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和压力性尿失禁等疾病来说可能是一种新型、无创、 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期待未来深入的研究带来可喜的疗效,让越来越多的人受益。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