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痛得“死去活来”的不孕症,也可以怀上孩子?

匡淑杰医生 发布于2022-08-21 17:35 阅读量2970

本文由匡淑杰原创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疾病,相关数据显示:有30%的普通育龄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不孕女性中,这个比例高达30~70%,仅次于输卵管问题,成为怀孕路上的第二大拦路虎。今天就来和大家聊一聊子宫内膜异位症!

01什么是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是位于子宫腔表面的组织,会随着性激素的每月周期性波动,呈现不同的状态。如果一个周期结束后没有怀孕,子宫内膜就会从宫腔脱落,形成月经,排出体外。

正常子宫内膜应该待在宫腔里,但子宫不是个封闭的小盒子。所以,有些“叛逆”的子宫内膜会通过子宫角处的孔道去卵巢、腹腔、直肠、膀胱等地方“安营寨”。

当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并且引起一种类似慢性炎症反应,最终生成疤痕粘连样病灶,引起患者痛经、盆腔包块和不孕症等一系列临床问题的时候,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02内异症的症状有哪些?

(1)痛经 痛经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典型的症状,呈继发性伴进行性加重,常于月经来潮前1~2天开始,经期第1天最剧,以后逐渐减轻,至月经干净时消失。严重阶段疼痛难忍,甚至止痛剂加量亦无效。疼痛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内部出血刺激局部组织炎性反应引起。同时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分泌前列腺素增加,导致子宫肌肉挛缩,痛经势必更为显著。


(2)月经异常 可以表现为月经过多或者周期紊乱。造成月经异常多数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影响卵巢功能有关。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以发生卵巢功能失调,如排卵异常等


(3)不孕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常伴有不孕,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不孕率40%~50%。主要是因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常可引起输卵管周围粘连影响卵母细胞捡拾;或因卵巢病变影响排卵。


(4)性交疼痛 子宫直肠陷凹、阴道直肠隔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以引起性交痛(深部触痛),经期排便次数增加、疼痛(里急后重)。


(5)其他 子宫内膜异位至膀胱者,出现有周期性尿频、尿痛、血尿。腹壁瘢痕及脐部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则出现周期性局部肿块及疼痛。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出现腹痛、腹泻或便秘,甚至有周期性少量便血。异位内膜侵犯和压迫输尿管时,可出现一侧腰痛和血尿,但极罕见。


03内异位症对怀孕的影响是?

▌造成盆腔环境恶化

子宫内膜异位症会影响包括输卵管在内的盆腔的各个区域。

子宫内膜异位症时,盆腔会产生粘连,将输卵管与卵巢或者盆腔粘连在一起,影响拾卵的发生。拾卵简单的理解就是卵巢排卵后,输卵管伞端来收集卵泡,然后运送到输卵管内与精子相遇。

子宫内膜异位症影响拾卵的发生,卵子和精子相遇几率会降低,影响受孕。

▌激活免疫系统

子宫内膜异位症已经被证明会导致免疫系统的激活,使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增殖。

激活的巨噬细胞会分泌前列腺素,前列腺素的浓度升高,将导致输卵管功能障碍。

▌影响卵子质量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壁周围的卵巢组织形态发生改变,可能会造成卵巢功能的破坏,还会造成卵巢反应性减退。

对卵泡、卵子的发育有影响,导致卵子质量差从而胚胎着床能力下降。

▌产生胚胎毒性物质

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子宫内存在的高浓度的细胞因子,尤其是白细胞介素-1,对胚胎具有毒性作用,抑制胚胎着床。

▌巧克力囊肿

子宫内膜异位症常常伴随着卵巢内膜异位囊肿,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巧克力囊肿”。


04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女性该如何备孕?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方案,因病情的轻重,患者的年龄和生育情况而有所不同。如病情较重,或表现为重的痛经,或盆腔检查发现有肯定的内膜异位结节,就必须采取药物或手术治疗。

1.药物治疗

采用药物来对抗或抑制卵巢的周期性内分泌刺激。最初是用睾丸酮类的雄性激素,因副作用较大,而且效力亦不够强,已逐渐摒弃不用。后来则逐渐发展成为假孕疗法及假绝经疗法。

(1)假孕疗法 用孕激素类药物,以更大的剂量不间断地长期服用,使得月经停止来潮,子宫内膜及异位的子宫内膜在药物作用下发生类似妊娠的反应,所以又叫假孕疗法。用于这种疗法的药物很多,并且还在发展,口服的主要有安宫黄体酮、普维拉、内美通等,肌注的有己酸孕酮。这种疗法至少要持续六个月,才可以使异位内膜停止活动,最后发生萎缩,从而产生疗效。

(2)假绝经疗法 丹那唑是一种雄激素的衍生物,效果较好,但有比较大的副作用。目前广泛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常用的叫戈舍瑞林,它主要是能非常强烈地抑制卵巢的功能,使其几乎完全失去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而且由于这种药物是一种长效缓释制剂,只需一个月皮下注射一次,非常方便。这类药物能使子宫内膜产生类似绝经妇女内膜萎缩的现象,故称假绝经疗法。

2.手术疗法

一般认为卵巢上发生的巧克力囊肿,病变体积往往较大,或发生在其他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结节,直径在2厘米以上者,不易用药物控制,而需要手术治疗;或者经过六个月甚至一年的药物治疗,病情仍不见好转,也应考虑手术切除。如果患者年轻,没有子女,手术时一般只将内膜异位的病变切除,而将子宫和正常卵巢组织保留下来,称为保守性手术。这种手术保留了生育的可能性,但复发机会较大。如已有子女且患者年龄较大(大于35岁),可以在切除内膜异位病变的同时,切除子宫,但保留正常的卵巢组织,称为半保守手术。此法从长远看来,效果优于保守性手术,但不能绝对防止复发。如果患者年近绝经期,或内膜异位病变过于广泛,难于彻底根除,则在手术时应将子宫卵巢一同切除,称为根治性手术。

近年来腹腔镜的广泛应用,已使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有了一种新的选择,特别是在国外,腹腔镜手术和GnRHa药物的结合,已成为越来越广泛的治疗方案。

相关疾病: